作品介绍

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参与感


作者:黎万强     整理日期:2014-08-15 23:14:35

翻开本书,就是翻开一个崭新的商业时代。
  当小米开发产品时,数十万消费者热情地出谋划策;当小米新品上线时,几分钟内,数百万消费者涌入网站参与抢购,数亿销售额瞬间完成;当小米要推广产品时,上千万消费者兴奋地奔走相告;当小米产品售出后,几千万消费者又积极地参与到产品的口碑传播和每周更新完善之中……
  这是中国商业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观。消费者和品牌从未如此相互贴近,互动从未如此广泛深入。通过互联网,消费者扮演着小米的产品经理、测试工程师、口碑推荐人、梦想赞助商等各种角色,他们热情饱满地参与到一个品牌发展的各个细节当中。
  小米现象的背后,是互联网时代人类信息组织结构的深层巨变,是小米公司对这一巨变的敏感觉察和精确把握。
  作为小米联合创始人,本书作者黎万强,真诚有趣地向你讲述小米公司创业几年来的内部故事,从公司创立到产品开发,从产品设计到品牌建设,从日常运营到营销推广,从服务理念到公司理念,等等等等,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小细节、小故事,将外界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清晰透彻地道出其中的逻辑必然,并慷慨地将其独创的“参与感三三法则”和盘托出。
  作者简介:
  黎万强,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2010-2012年,负责MIUI手机操作系统。2011年至今,任小米网负责人,负责小米的市场营销、电商和服务。原金山词霸总经理,曾任金山软件设计中心设计总监,建立了国内最早的软件用户体验设计团队。新营销旗手,参与感、手机控、F码、米粉节等互联网热词的创造者。曾被《财富》评为“中国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获得《第一财经周刊》评选的“2013中国商业创新50人”,获得光华龙腾奖2013年第九届“中国设计十大杰出青年”。
  目录:
  序言
  雷军:猪会飞的背后,参与感就是“台风”
  参与感篇
  互联网思维就是口碑为王/003
  口碑的铁三角/011
  参与感三三法则/017
  产品篇
  用户模式大于一切工程模式/025
  优先处理浮出水面的需求/031
  用户体验的核心是为谁设计/035
  活动产品化,产品活动化/041
  极致就是先把自己逼疯/045
  产品第二,团队第一/049序言
  雷军:猪会飞的背后,参与感就是“台风”
  参与感篇
  互联网思维就是口碑为王/003
  口碑的铁三角/011
  参与感三三法则/017
  产品篇
  用户模式大于一切工程模式/025
  优先处理浮出水面的需求/031
  用户体验的核心是为谁设计/035
  活动产品化,产品活动化/041
  极致就是先把自己逼疯/045
  产品第二,团队第一/049
  让用户来激励团队/053
  品牌篇
  不是劈开脑海,而是潜入大脑/059
  先做忠诚度再做知名度/065
  粉丝效应让猪也能飞/069
  每个用户都是明星/075
  做品牌不要输在起跑线上/081
  基础素材是传播的生命线/089
  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技巧/095
  办一场剧场式发布会/101
  用互联网思维做电视广告/105
  抢首发,上头条/111
  互联网公关要练“不生气”功/115
  新媒体篇
  不是做广告,而是做自媒体/121
  社会化媒体是主战场/127
  微博是社会化媒体第一站/131
  年轻人的QQ空间/143
  微信的新玩法/147
  小米论坛是老用户的家/151
  服务篇
  人比制度重要/161
  服务是小米商业的信条/167
  用户在哪就到哪做服务/171
  把服务门店做成家/175
  快是做好服务的根本/181
  标准之上的非标准化服务/185
  人是环境的孩子/189
  设计篇
  一剑封喉/195
  没人会喜欢塑料花,真实才动人/207
  设计要有期待感/213
  现场是检验设计的唯一标准/221
  一图胜千言/225
  面试设计师的一看二问三PK/229
  设计管理三板斧/233
  阿黎笔记
  亚文化是产品经理的必修课/239
  科技要有慰藉人心的力量/247
  像艺术家创作般热爱/255
  “烧”摄影器材的口碑启示/261
  企业互联网转型需要“爆扁爽”/267
  后记
  附录
  参与感三三法则的小米案例
  小米大事记
  标题海报索引
  《参与感》的梦想赞助商雷军亲笔序言:猪会飞的背后,参与感就是“台风”
  7月初的一个晚上,阿黎(黎万强)抱着一堆书稿,说他来交作业。他说,我十年前希望他写一本关于用户体验与设计的书,他弄了十年时间,终于写完了。
  2000年,阿黎大学刚毕业就加入金山,担任软件界面的设计师,很快他的能力得到了我们的认可,然后组建了金山用户体验设计团队,这是软件产业最早做用户交互研究的团队。他们做了金山毒霸、WPS等产品的软件交互设计,受到了用户的广泛好评。
  2004年,我希望他写一本书,把金山做用户交互的经验分享出来,分享给行业,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他开始着手准备,稿子已经写了一半,他调到互联网业务部门去推动金山互联网转型,工作一忙,书稿的事情就搁下了。
  2009年年底,阿黎离开金山了,来找我,说他想去玩商业摄影。我告诉他,我计划再创业,要不要一起干。他不假思索就答应了。当时,我愣住了,“你知道我要干什么吗?”他立刻回答,“你要做手机。”
  阿黎知道我是一个狂热的手机发烧友,关于做手机,有自己一些独特的想法。
  我爱玩手机,更重要的是我做了二十多年软件产品,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每次,见到一个手机公司的人,就拉着别人提意见。大约十年前,诺基亚鼎盛的时候,我认识诺基亚全球研发的副总裁,给他提过上百条意见。所以,我特别想做一个能让发烧友一起参与的公司,我觉得这才是未来的真正有价值的公司,用户能一起参与进来做产品。
  四年前,创办小米的时候,我的想法就是,不管这个公司未来能做多大,我们一定要把小米办成一个像小餐馆一样,能让用户参与进来的公司。老板呢,跟每个来吃饭的客人,都是朋友。这种朋友的方式,才是可以长期持续发展的方式。
  我们抱着这样的想法做了第一个产品——MIUI。MIUI严格来讲,是基于安卓深度定制的手机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很复杂,基于这样的复杂程度,没有几个人能够把操作系统做到听取用户意见,因为它的研发周期很长。我们在想,怎么能够把操作系统做成能够听取用户意见的系统,后来我们借鉴了互联网软件的开发模式,提出了每周迭代。为了适应每周迭代,对于操作系统来说,最难的就是怎么管理好用户需求,怎么能听得懂用户要什么,然后把它实现出来,质量控制,怎样做到一周就能发布……我觉得小米在这里面花了很多力气去琢磨,也是全球最早做到一个操作系统一周就能迭代的模式。通过这个模式,我们聚集了第一批用户,也使我们验证了这个模式的有效性。为了验证这个模式到底是好还是坏,我们初期对外都是保密的,而且我们不做公关,不做营销,我们就是做实验,看看基于这个模式的口碑传播,到底有多大能量。
  可能大家有一种误解,说小米手机是善于营销才做到今天。实际上,小米手机第一次发布会是在2011年8月16日,是在MIUI发布了一年之后,而那个时候MIUI已经有50万用户了,那期间小米没有做过任何营销活动。这一点,可能是大家不太了解的地方。
  台风口上,猪也能飞——凡事要“顺势而为”,如果把创业人比作幸运的“猪”,那行业大势是“台风”,还有用户的参与也是“台风”。
  通过小米创业的第一年,已经充分验证了:第一,通过用户参与能够做出好产品;第二,一个好产品通过用户的口碑,是能够被传递的。这就构成了小米后来很重要的两点:第一是和用户互动来做好产品,第二是靠用户的口碑来做传播和营销。这是小米的核心点,我们把用户的参与感看成整个小米最核心的理念,通过参与感我们来完成我们的产品研发,来完成我们的产品营销和推广,来完成我们的用户服务,把小米打造成一个很酷的品牌,就是年轻人愿意聚在一起的品牌。这就是整个小米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理念,那就是“把用户当朋友”。
  阿黎作为小米的联合创始人,一起创办了小米公司,初期负责MIUI研发,后来负责小米网(mi.com)。非常感谢他能够在如此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写了《参与感》这本书,把小米的经验总结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特别是阿黎总结的“参与感三三法则”,从三个战略和三个战术层面完成了对参与感的构建和论证,有极大的行业意义。
  更让我感动的是,阿黎还记得十年前的承诺,并且终于完成了。
  





上一本:广岛 下一本: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参与感的作者是黎万强,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