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无上荣耀


作者:康多莉扎赖斯     整理日期:2014-05-28 10:47:16

《无上荣耀》一书是赖斯回顾担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和国务卿的八年从政生涯的唯一亲笔回忆录。这八年时间,是美国外交史和国际政治史上极为重要的八年。上任伊始,赖斯及布什政府其他要员即面临“911”恐怖袭击带来的严峻挑战。书中详细披露了“911”期间美国政府高层的秘闻,以及美国决定出兵阿富汗和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绝密细节。2005年,赖斯出任国务卿,被赋予了更大的责任,成为朝鲜六方会谈、伊朗核危机、巴以和谈、印度和巴基斯坦争端、北约东扩、台海危机等国际热点事件背后举足轻重的策划者甚至主导者。在本书中,赖斯首次披露了她如何在幕后操纵,处理一个又一个重大危机,以维护美国的利益。《无上荣耀》第一次让你有机会走进决定国际局势的秘密谈判室,了解当今国际要闻背后的真相和细节。在赖斯流畅犀利而富有美国式幽默的笔下,你还将近距离领略布什、普京、奥巴马、布莱尔、卡扎菲、沙龙、阿拉法特等世界各国领导人的风采和趣闻,并深切体会到美国所代表和追求的价值观与治国理念。
  作者简介:
  1954年生于美国伯明翰,19岁时获得丹佛大学政治学学士学位,26岁时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1981年,精通四门语言的赖斯成为斯坦福大学的助教,专攻苏联的军事事务。
  1989年,赖斯出任乔治布什总统时期的国家安全委员会苏联事务特别助理,开始了从政生涯,并很快成为乔治布什总统和夫人的私人朋友。4年期满卸任后,赖斯回到斯坦福大学,随后出任斯坦福大学教务长,成为该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教务长,也是该校第一位黑人教务长。
  在布什家族的邀请下,1999年赖斯辞去斯坦福大学的教职,出任乔治沃克布什的首席对外政策顾问,为布什竞选总统出谋划策。2000年布什当选总统后,赖斯担任国家安全顾问,是总统班子的核心人物,长期负责协调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之间的关系。2005年1月,赖斯出任国务卿,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女国务卿。在这八年期间,赖斯在“911”恐怖袭击、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巴以和谈、朝鲜六方会谈等国际热点事件的处理中,展示了超群的外交才能和强硬的鹰派作风。在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的2004年、2005年连续两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中,赖斯均位居榜首。
  赖斯在任期间,前后多次访问中国,并在2008年走访了汶川大地震灾区。
  1954年生于美国伯明翰,19岁时获得丹佛大学政治学学士学位,26岁时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1981年,精通四门语言的赖斯成为斯坦福大学的助教,专攻苏联的军事事务。1989年,赖斯出任乔治布什总统时期的国家安全委员会苏联事务特别助理,开始了从政生涯,并很快成为乔治布什总统和夫人的私人朋友。4年期满卸任后,赖斯回到斯坦福大学,随后出任斯坦福大学教务长,成为该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教务长,也是该校第一位黑人教务长。在布什家族的邀请下,1999年赖斯辞去斯坦福大学的教职,出任乔治沃克布什的首席对外政策顾问,为布什竞选总统出谋划策。2000年布什当选总统后,赖斯担任国家安全顾问,是总统班子的核心人物,长期负责协调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之间的关系。2005年1月,赖斯出任国务卿,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女国务卿。在这八年期间,赖斯在“911”恐怖袭击、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巴以和谈、朝鲜六方会谈等国际热点事件的处理中,展示了超群的外交才能和强硬的鹰派作风。在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的2004年、2005年连续两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中,赖斯均位居榜首。赖斯在任期间,前后多次访问中国,并在2008年走访了汶川大地震灾区。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灾难前夕1
  第2章“诚实的中间人”12
  第3章政策的开始21
  第4章中东44
  第5章弗拉基米尔普京51
  第6章美国遇袭63
  第7章开始规划阿富汗战争79
  第8章反恐战和家园保卫战86
  第9章南亚核危机106
  第10章两国方案113
  第11章世界上最危险的武器128
  第12章再谈萨达姆143
  第13章对抗国际社会157序前言第1章灾难前夕1第2章“诚实的中间人”12第3章政策的开始21第4章中东44第5章弗拉基米尔普京51第6章美国遇袭63第7章开始规划阿富汗战争79第8章反恐战和家园保卫战86第9章南亚核危机106第10章两国方案113第11章世界上最危险的武器128第12章再谈萨达姆143第13章对抗国际社会157第14章“48小时”175第15章总统的非洲之行192第16章伊拉克再临挑战200第17章2004年218第18章“伊拉克需要自治”228第19章离巴勒斯坦国又进了一步239第20章又是四载243第21章国务卿247第22章在国外推广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272第23章高山与尘土291第24章“颜色革命”接连爆发303第25章巴格达和开罗313第26章心碎之地——达尔富尔327第27章“卡特琳娜”飓风336第28章通宵达旦地工作344第29章还有如此糟糕的事情吗350第30章外交改革362第31章跟印度建立新关系372第32章拉丁美洲的民主382第33章更换伊拉克领导层388第34章伊朗政策的改变395第35章陷入战争旋涡的中东404第36章修订反恐战法律框架425第37章伊拉克局势一落千丈433第38章亚洲局势动荡,中美关系遭遇挑战442第39章打出最后一张牌460第40章外交攻势468第41章与拉美相处的新方法482第42章改善巴勒斯坦民众日常生活水平490第43章伊拉克与美国后方503第44章通往安纳波利斯之路512第45章紧急法令517第46章最终地位谈判523第47章任期的最后一年530第48章仿如昨日,沧海桑田540第49章中国将何去何从548第50章奥尔默特的条件553第51章打造一个完整、自由与和平的欧洲567第52章格鲁吉亚战争爆发579第53章巩固与伊拉克、印度的重要关系590第54章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卡扎菲596第55章朝鲜最后的机会599第56章2008年的金融危机607第57章孟买611第58章建立巴勒斯坦国的最后一次机会614后记620资料来源625致谢631在赖斯的自传《无上荣耀》中,她回顾自己的历程,出人意料地坦言自己在小布什总统的任期内,担任国家安全顾问及美国国务卿时,那些重要而难忘的时刻。赖斯给人们留下了犀利睿智的外交家的形象。她的自传反映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抉择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案,只有复杂与艰难……赖斯毫无保留地向大家讲述了自己所经历的故事,现在,她正等候着历史对她的评判。
  ——《华盛顿邮报》
  赖斯生动地讲述了2001年“911”之后那些动荡日子所发生的事情。这是小布什政府一系列自传中最新的一本。它尝试以最全面的方式详细记录了他们任期八年中所有参与者的故事。
  ——《纽约时报》
  赖斯自传的魅力在于它没有以广阔的视角浓墨重彩地讲述民主的世界,反而以细节的方式描述了白宫及小布什政府的美国国务院在2001年基地组织袭击美国之后做出的全球性政策的改变。赖斯以白宫内部亲历者的方式记录了这些故事,它既生动又令人不安。
  ——美国《新闻周刊》在赖斯的自传《无上荣耀》中,她回顾自己的历程,出人意料地坦言自己在小布什总统的任期内,担任国家安全顾问及美国国务卿时,那些重要而难忘的时刻。赖斯给人们留下了犀利睿智的外交家的形象。她的自传反映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抉择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案,只有复杂与艰难……赖斯毫无保留地向大家讲述了自己所经历的故事,现在,她正等候着历史对她的评判。
  ——《华盛顿邮报》赖斯生动地讲述了2001年“911”之后那些动荡日子所发生的事情。这是小布什政府一系列自传中最新的一本。它尝试以最全面的方式详细记录了他们任期八年中所有参与者的故事。
  ——《纽约时报》赖斯自传的魅力在于它没有以广阔的视角浓墨重彩地讲述民主的世界,反而以细节的方式描述了白宫及小布什政府的美国国务院在2001年基地组织袭击美国之后做出的全球性政策的改变。赖斯以白宫内部亲历者的方式记录了这些故事,它既生动又令人不安。
  ——美国《新闻周刊》重要的是,她的故事(“911”余波之后)为这段众所周知的历史添入了更多实质的东西,有时,让人不由感怀。
  ——《华尔街日报》康多莉扎赖斯与亨利A基辛格有许多相似之处。现在,像基辛格一样,赖斯写了这本自传,她的自传深入细致地记录了自己所经历的外交工作细节……她的故事是伟大的故事。
  ——彭博资讯第5章弗拉基米尔普京
  2001年,新任美国总统和俄罗斯总统第一次举行会晤,引起国际政坛广泛关注,此外再无任何有新闻价值的政治事件发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延续了两国元首——美国总统和苏联共产党总书记会面的历史,比如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卡特和勃列日涅夫、里根和戈尔巴乔夫,最后一次两国元首会面发生在老布什和戈尔巴乔夫身上。听到这些熟悉的名字,往昔的情景生动地在我们脑海中浮现。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当年的会面表示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分歧还没到不可控制的地步,所以意义非常重大。既然美苏两国元首坐在谈判桌前,他们就不大可能想着去发动核战争。虽然不会像冷战时期两国领导人会晤时那样剑拔弩张,但布什和普京的会晤还是非常有看头,因而各方高度期待他们的首次会面。
  那年,美俄两国选择在意大利热那亚八国峰会之前安排两国元首在斯洛文尼亚会面。美俄有意让两国元首互相熟悉,然后首次面对面地就美国导弹防御计划进行交流。1999年9月,时任得克萨斯州州长的布什在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城堡发表演讲时曾提到他的竞选倡议,其中就包括改造美国包括常规武器和核武器在内的军事实力。布什提出要提升美军常规作战能力,希望美国通过高精尖技术打造一支更加灵活、更具杀伤力、随时候命的军队。布什呼吁美军通过优势创新进行现代化升级,范围涵盖秘密侦察、精密武器以及情报收集和分析等领域。布什表示,如能当上总统,他将责成国防部长进一步提高军事领域和情报部门的配合度,从而加强军事特种作战和远程攻击能力。他还承诺将斥资200亿美元研发新型军事技术,淘汰那些过时的武器计划。
  在被问及将取消哪些军制时,麻烦出现了。有些州的选民势必会对这一问题暴跳如雷。我们在研究“十字军战士”舰载战斗机时霉运不断,该飞机的火炮系统备受指责,于是我们只好转而做些讨喜的事情,比如呼吁提升作战准备能力,改善部队的住房条件等。拉姆斯菲尔德终将会着手进行美常规部队的根本改造。
  在核力量上保持均势将造成更大的分歧。冷战时期,苏美两国都忌惮遭到对方的核攻击而不去触发核战争,当时神秘莫测的核战略就是在这种假设的基础上制定而成的。“相互保证毁灭计划”1保证苏美任何一方都不能在核战中占据优势,鉴于苏美两国的绝对核实力,在该计划的制约下,即使一方率先动用核武器发动攻击,也不可能在对方使用导弹防御系统进行回击时全身而退。美苏都拥有数以万计的核弹头,总体威力要超过摧毁长崎和广岛的原子弹千万倍,倘若发生核战,美苏双方鹿死谁手很难预料。尽管如此,两国还是签署了很多复杂的武器控制协议,从而延续这种势均力敌的军事对峙,其中就包括1972年签订的《反弹道导弹条约》,该条约规定两国只能进行最低限度的导弹防御部署。
  1983年,里根对冷战时期核策略依据的假设提出质疑。他不明白为何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如此糟糕,并建议推行“战略防御计划”(SDI),意在使苏联的核武器变得“无能、落后”。但在提倡武器控制的领导人眼中,“战略防御计划”是维持战略稳定的头号大敌。
  即使反对“相互保证毁灭计划”的人都觉得里根的这套方法前途暗淡。根据里根的计划,美国导弹防御系统需确实具有防御数千枚核弹袭击的能力,但据悉这在技术上就行不通,即使能做到,如果有漏网之鱼,哪怕被几枚核弹击中,也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但里根执意推行该计划,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常规作战的指挥力和控制力都因此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美国试图推行国家防御盾计划,保护美国不受苏联核武器攻击,但随着冷战的结束,该计划胎死腹中。里根和戈尔巴乔夫签署了多项重要的武器控制协议,《反弹道导弹条约》也未受影响。后来老布什和比尔克林顿采用了同样的方法:跟俄方签订了新协议,保留《反弹道导弹条约》,结果证明这一方法亦行之有效。
  可是,对小布什而言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变,这不仅给他制造了一系列严峻的挑战,也给了他借口重新制定核战略。长久以来人们都很难想象莫斯科和华盛顿双方会发生核战,如果一方无端发动袭击,无异于自取灭亡,这一点对双方来说都可谓晴天霹雳。反倒是战火不断的中欧有可能动用核武器,别忘了,北约和华沙公约组织这两个训练有素的军事集团曾在冷战期间于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分界线上互相对峙。因此,美苏双方的军队都在为可能发生的核冲突而磨刀霍霍,两国元首也都做好了准备。在从政生涯的早期,我就是专门研究这一课题的,1986—1987年,我在联合参谋部旗下的核武器和化学武器部(NUCHEM)担任参谋一职。
  到了2001年,核战的阴霾早已不复存在。苏联解体,红军撤出欧洲,退回俄罗斯。两德统一,苏联的“前沿阵地”——波兰、捷克共和国和匈牙利都加入了北约,华沙公约组织也退出了历史舞台。美俄之间的敌对关系都没有了,两国还可能发生核冲突吗?
  因此,布什总统提议大规模削减核武器,而且不必进行冷战时期那样繁多冗长的协商就能执行。他准备单方面削减美部署的核弹数量至合理水平,让俄罗斯只能跟在后面照猫画虎。接下来,还要修改《反弹道导弹条约》,甚至可能出现更好的结果,双方干脆将此协议废除,只需针对朝鲜与伊朗这些真正具有核威胁且威胁度不断上升的国家发展小规模导弹防御体系。
  国家安全部门并不能做到这一点。在跟普京会晤前,华盛顿最关注的话题似乎还是在冷战过去多年后的今天是否还有必要继续保留生效30年之久的《反弹道导弹条约》。莫斯科、华盛顿和欧洲在一夜之间又开始就多年前的武器控制事务议论纷纷。现在,他们的讨论集中在战略稳定问题上,但我认为俄方对这一议题并不感冒。
  我并非在暗示莫斯科方面,特别是俄总参谋部对军事平衡问题不闻不问。然而,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据我们了解,一旦不再进行武器控制,作为象征的克里姆林宫和白宫也就不再处于平等的位置上。追溯到尼克松政府时期,那些武器控制方式均以《美苏相互关系原则》为前提,而该文件的签署也为两个超级大国“管理”国际事务制定了相关原则。
  而苏联的“继任者”俄罗斯虽然贵为大国,但并非冷战意义上的超级大国,俄罗斯只有在核武器方面能与美国并驾齐驱。俄罗斯国家安全官员表示,在冷战后的大部分时间里,美俄两国就合作所做的正确选择都显示出俄罗斯的实力不济,不能和美国同日而语。但是他们心中却十分怀念莫斯科往昔纵横国际社会的岁月,彼时莫斯科直面华盛顿及其盟友,让他们知道人类历史还可以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武器控制和《反弹道导弹条约》就是这种历史背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保护权力长盛不衰的重要手段。
  在此背景下,我们抵达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郊外建于16世纪的布尔多古堡,比俄方代表团早到。布什参加会议向来守时,甚至有早到的习惯。事实上,我曾跟他说过,鉴于他每次总是早早赴约,多出来的时间可以让他提前六个月结束总统任期。
  礼宾司长宣布俄罗斯代表团抵达,布什走出房间来到庭院中,希望能在半道上迎接他们。当普京朝布什走过来时,他的身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人虽然不高,也就5英尺8英寸左右,但他肩膀宽阔,走路时颇具运动员风范。他似乎有点儿害羞,甚至紧张。我跟他握手时用俄语问候了一句“幸会”,这时我才突然想起,我们以前见过面。
  1992年,我曾前往圣彼得堡会见改革派市长——已故的阿纳托利索布恰克(AnatolySobchak),他当年希望斯坦福大学的几位教授给他建议,告诉他如何在前沙俄帝国的首都圣彼得堡这个大城市建立一所崭新的欧洲大学。那天晚上,索布恰克设宴招待了美方代表团,此人及其夫人都是保皇主义者,钟情于19世纪的格调,希望具有辉煌历史的圣彼得堡能够与现代化的俄罗斯融为一体。房间里挤满了人,他们全都穿着黑衣(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大陆的知识分子通常喜欢以这样的打扮示人)。许多人不是叫托尔斯泰就是叫普希金,都与俄国历史上两位文坛巨匠沾亲带故但其中有一个人看起来与当时的场合格格不入,他身穿西服,十分符合苏联高官的打扮,听完介绍后,我才知道此人是圣彼得堡的副市长弗拉基米尔普京。
  我对当年初次见面的事情只字未提,而是直奔主题。两位总统进入房间进行一对一的商谈,这种只带一名随从的会晤实在少见,布什总统只有我作陪,而普京则带着弗拉基米尔卢沙洛。这位俄罗斯安全顾问以前做过内政部长,还是一名将军,他跟我一样也是刚刚接手国家安全事务工作。此人看上去就像一名摔跤运动员,但他最引人注目的外貌特征还是他的两条眉毛,看上去就像额头上只有一条眉毛。
  两位首脑寒暄了几句,很快就切入正题。布什总统对普京说:“告诉我谁才是你的心腹。如果你我之间出现了棘手的问题,这个人就可以做你我的中间人。”
  “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可当此任。”普京回答道。
  布什点点头说:“赖斯是我信赖之人。”我是总统的亲信,而卢沙洛明显只是来走走过场,地位明显不同,不知道别人有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从此我就开始和谢尔盖伊万诺夫打起交道。伊万诺夫跟普京一样,以前也是克格勃特工,语言能力出众。他的长相甚至也跟普京有几分相像,金发碧眼,但比起普京,此人的五官更精致。他操一口流利的英语,只是稍微有点儿口音,他说他曾用听摇滚音乐的方式练习英语。在对美问题上,谢尔盖是个铁腕人物,而且疑心重重,但他也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说到做到。他不断变换职位和头衔来为普京解决各种麻烦事。不管职位和官衔如何变化,在处理敏感事件上,他都是普京最值得信赖的人。(他后来成为俄罗斯的第一副总理,普京也有意支持他成为俄罗斯总统,但功败垂成。当时我已当了国务卿)。我和伊万诺夫一直是解决白宫和克里姆林宫之间分歧的最重要的一条渠道,同时也最不起眼儿。
  普京和布什在这次会面中谈到了很多时政问题。布什说他有意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希望俄方也这么做;普京则冷静地表示他不能接受这个提议,但也不会以报复行动相威胁。双方达成共识,希望找出不相冲突的方式解决此事。
  后来他们对一些问题交换了意见,普京忽然话锋一转,提起了巴基斯坦问题。他严厉谴责佩尔韦兹穆沙拉夫政权支持极端分子的行径,还痛斥巴基斯坦军情部门和塔利班以及“基地”组织之间存在瓜葛。普京提到,沙特为这些极端组织提供资金支持,迟早会酿成大祸。我们当然知道巴基斯坦和塔利班组织之间的关系,克林顿政府和我们都曾敦促伊斯兰堡和极端组织划清界限。尽管如此,普京的警告和愤怒还是让我大吃一惊。我认为他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是因为他过去吃过苦头——在巴基斯坦的支持下,阿富汗圣战者在20世纪80年代曾把苏联搅得鸡犬不宁,但普京的话竟不幸言中——塔利班和“基地”组织这两颗定时炸弹在2001年9月11日爆炸了。巴基斯坦与极端主义者之间的关系亦让我们寝食难安。与普京的这次谈话一次次在我们耳边回响,永世难忘。
  会议期间,普京给我们讲了一个非常伤感的故事,关于他母亲曾送给他的一个十字架的故事。坦白地说,布什在想办法拉近与普京之间的距离,因此向普京打听他身上戴着的那个十字架。普京并没有把这个故事讲述得很清楚,好像是说一场大火将他的乡间别墅烧毁了,但工人帮他找回了这个十字架。我并不知道他讲这个故事的用意何在,因为对我来说,直至今天普京这个人也实在琢磨不透,这位信奉共产主义的无神论者到头来竟然笃信宗教。
  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中,记者问布什是否信任普京。我突然想起我们之前并没有想到有人会问及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陷阱重重,布什回答道:“信任。”这样的回答也许还行,因为如果说“不信任”,那么俄美两国的关系一开始就会陷入泥沼。但布什随后又补充道:“我看着他的眼睛时……就能感觉他的灵魂。”听罢此回答我一愣。这样回答虽然能给自己找台阶下,却也不算一个聪明的做法。我们总感觉布什总统天真地信任普京,但最后却被人摆了一道。我们很难让批评家相信2001年的国际政局以及我们和普京的关系同后来相比有天壤之别。
  ……
  ……
  





上一本: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 下一本:与自己和解:治愈你内心的内在小孩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无上荣耀的作者是康多莉扎赖斯,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