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毛泽东五篇哲学著作解读


作者:著名作家     整理日期:2022-07-17 15:24:31

《实践论》的哲学思想
  毛泽东于1937年7月写的《实践论》,集中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系列基本原理,突出强调了实践在认识中的重大作用。《实践论》在许多方面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内容。
  第一,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作用。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系统,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本质。
  第二,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对认识过程作了深入研究,提出“两次飞跃”的著名论断。毛泽东不仅科学地论述了实现第一次飞跃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和方法,而且特别强调第二次飞跃即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飞跃的重大意义。
  第三,第一次对人类认识的总规律作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毛泽东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突出贡献。
《矛盾论》的哲学思想
  毛泽东同志1937年3月发表的《矛盾论》,系统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基本原理,重点强调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首次提出矛盾的普遍性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是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科学思想。这一论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是一个新概括,深化了列宁关于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科学思想。
  第二,对矛盾普遍性的科学内涵作了完整的表述。毛泽东指出,所谓矛盾的普遍性,“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这不仅指出了空间上的矛盾无所不在,而且指明了时间上的矛盾无时不有。
  第三,对矛盾特殊性问题作了系统发挥。毛泽东在《矛盾论》中系统论述了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矛盾的特殊性,每一运动形式中各个发展过程矛盾的特殊性,各个发展过程矛盾各方面的特殊性,各个发展过程在其不同阶段上矛盾的特殊性,以及各个阶段矛盾各方面的特殊性等,从而形成了一个分析复杂现实矛盾的逻辑体系。
  第四,创造性地阐明了矛盾不平衡性理论,即关于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理论。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明确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关于矛盾不平衡性的科学理论,指出这是矛盾特殊性在矛盾地位上的表现。他还把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明确地抽象为哲学概念,并对它们的科学内涵作了明确规定,对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了系统的阐述。所有这些都是对唯物辩证法思想宝库的新贡献。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哲学思想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这篇重要讲话包含着深刻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思想。
  第一,全面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毛泽东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质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调整和解决。
  第二,明确提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社会矛盾问题。指出,在我们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其中,大量的、普遍的存在着的是人民内部矛盾。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处理的方法也不同。一般说来,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必须用专政的、强制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应该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
  第三,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具体方针。即:在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经济工作中实行对全国城乡各阶层统筹安排,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方针。
  第四,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指出,我国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基本结束,今后主要的任务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的哲学思想
  1957年3月12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正式发表。这个讲话比较系统地阐明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1.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者要有结合。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他们有一个先受教育的任务。知识分子如果同工农群众结合,和他们做了朋友,就可以把他们从书本上学来的马克思主义变成自己的东西。
  2.全面性和片面性问题。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片面性就是思想上的绝对化,就是形而上学地看问题。可以要求人们逐步地克服片面性,要求看问题比较全面一些?我看应该这样要求。如果不是这样,不要求一天一天地、一年一年地有较多的人采用比较全面地看问题的方法,那末,我们就停滞了,我们就是肯定片面性了。
  3.真理同谬误辩证统一的问题。毛泽东认为,真善美的反面是假恶丑。没有假恶丑就没有真善美。真理是同谬误对立的。有比较才能鉴别。有鉴别,有斗争,才能发展。真理是在同谬误作斗争中间发展起来的。
  4.批判教条主义和修正主义问题。毛泽东讲,用形而上学的观点来看待马克思主义,把它看成僵死的东西,这是教条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这就是修正主义。两者都要批判。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的哲学思想
  1963年5月,毛泽东在修改《中央关于农村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时,加了一段《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批语。这段批语虽然只有一千多字,但通篇论述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思想。
  1.人的正确思想只能是从社会实践中来。具体来说就是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2.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这是一个认识过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这时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论、政策、计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又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
  3.人类认识总规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人类认识的总规律。





上一本:党员干部看哪些书?中宣部推荐给党员干部第九批必读书目 下一本:大学生该读哪些书籍?推荐美国大学生毕业前必读的七本书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毛泽东五篇哲学著作解读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