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侠客岛:侠客岛岛主们读过的那些书


作者:著名作家     整理日期:2022-07-17 11:06:50


  原标题:独家策划:2016侠客岛岛主们读过的那些书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每为文时,必先读一段《史记》里的文字,为的是借一口司马迁的气。
  的确,好书不厌千回读,经典作品里总有原理体现。马恩作品里有一般社会原理、哲学原理;毛泽东作品里有中国社会的政治原理;黑格尔的作品里有美学原理。
  2016年行将结束,各种推荐书单纷至沓来。传说中的侠客岛岛主们,今年都读过哪些好书?今天,文艺星青年特约请侠客岛的五位岛主,分享2016年他们读过的那些好书:
  司徒格子
  《何以中国》

  作者: 许宏

作者: 许宏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4-3-1
  推荐理由:
  作为智慧生物,人降临在一个略显孤独的宇宙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坐标系近乎天性。天文的、地理的、生物的,维度越多,人在宇宙中的漂浮就越会少些孤独,多些风筝线。
  在衡量人的诸多维度里,“中国人”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维度。作为中国人何以自持,祖先来自何方,建筑为何四方周正,器物为何具有如此浓重的中国色彩,自有历史学以来,类似问题始终萦绕历史学家心头。当然没有谁能给出精确的答案,但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作为考古队长和历史研究者,许宏写的书有独特价值。就连书名敢用《何以中国》,也体现了相当的自信。毕竟,考古学家手里有一把靠谱的钥匙,能让围观者欣赏到历史的毛玻璃。
  许宏生在一个正确的时代,考古学界开始以正确的眼光对待历史留在眼前的密码。简单说,以前的考古学家们将自己置于一个边缘角色,力图证明历史学家们的种种猜想;如今,他们将自己置于一个主导角色,根据实物留下的脉络,去推断历史曾这样走过。不消说,即使作为旁观者,我们也知道如今这条路更为真实、可靠。
  这样导出的结论未必激动人心,因为现实本身,如你所知,大部分时候都是平淡的。但正是这平淡的真实,导向祖先们该有的容貌、思想与路径。
  我羡慕这样的考古学家,一生的事业都匍匐在中原大地上,伴随伊河水冲刷洛阳大地。即便有十三个王朝在这里留下灿烂文明,眼前也只有黄土一片。通过手里的小铲子,他们趴在地上,一寸一寸打开封印的土地,直到有光芒刺眼,看见祖先。
  《金翼》

  作者: 林耀华

  作者: 林耀华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译者: 庄孔韶/ 方静文
  出版年: 2015-5-15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奇特的书,既是人类学著作,也是小说,还是中国人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写的英文书。
  在万圣邂逅它时,我在例行公事一般地翻检人类学书架。过去这些年,人类学始终是我阅读的重要部分,读其经典获得的快感,远远胜过社会学和其他很多学科。甚至,光是《天真的人类学家》我都买过了许多本,因为总送朋友看,自己手上没有存货。
  这本书让我见识到,中国人类学起点曾如此之高。作为哈佛人类学博士,林耀华先生在这片土地数千年的传统受到冲击之时,以当时国人罕见的人类学视野,审视这个古老文明留下的习惯、思维方式和温情。
  即使在这本书出版7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在林耀华先生这本书里找到共鸣。儒家背景之下的人情社会,其中的奋进,其中的无奈,其中的妥协,其中的温暖,其中的虚情假意,都在日子的流动中,在无所不在的冲突中,以幽灵的方式笼罩传统中国的家族,哪怕人在万里之遥,也无处可躲。这便是经典作品的魅力。
  这本书与一些人类学经典类似,让我读完后产生了“非遗”之感。时间会湮灭很多东西,祸不单行的是,现代化的浪潮正在加速这一进程。这是一股傲慢的潮流,横扫人类文明大部分特色。我等对此或许无计可施,但总得想办法保留记忆,知晓人类曾有如此丰富的多样性。这本书尽管是小说,但其中大部分情节是真实存在过的,其中对中国社会的描写与刻画,是不受人名、地名是否真实影响的。这本书是一笔人类学家留下的财富。
  有个好玩的插曲是,书的英文版序言作者腊斯克,没忍住猜测说,小说里的一切都来自林耀华先生的亲身经历。读完书后,我这个读者深深认可这种猜测。除非亲身经历,儒家文化笼罩下的家族暗流,以及其中微妙的情愫导致的深重变化,几乎不可能窥视全貌。
  甚至,我大胆猜测,林耀华以小说形式写人类学著作本身,也应视作这种强大的文化笼罩之下的产物。如果以真实姓名,将自己和家人代入,他可能承受难以想象的压力。这事本身,如果属实,也属于书的一部分。
  以细密描写,构成事实上的宏大叙事,林耀华先生的语感是老的,专业上是有些生硬的,但这丝毫不能遮挡作品熠熠生辉。
  公子无忌
  《二手时间》


  作者:[白俄] S.A.阿列克谢耶维奇 / 吕宁思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1
  推荐理由:
  “充满希望的年代被充满恐惧的年代所取代。这个时代在转身、倒退。我们生活在一个二手时代。”
  在拿到诺贝尔文学奖之前的更多时间里,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另一个身份都是简单的两个字:记者。她是岛叔的同行;在她身前的诺奖得主里,海明威、马尔克斯也有过同样的职业经历。诺奖毫无疑问提升了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销量,尤其是在中国的销量。据说,这本书在她拿奖之后,在中国的销售量提升了300多倍。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本厚厚的书,应该是“描写了苏联解体至今20年的众生相”。在这个“后苏联时代”,阿列克谢耶维奇采访了形形色色的人:怀念苏联的老党员,双手肮脏的内务部工作人员,有父母家人被随意逮捕或处决的人,对年轻时代“后悔”的当年学生……一副现代的“苏俄浮世绘”。在她的笔下,历史的宏大与吊诡,是隐藏在每一个人或冷静、或情绪化、或戏谑的叙述中的;苏联的面貌,在不同的人口中也有不同面相。
  作为女作家,从书中可以读出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温柔、坚强、耐心以及坚持。书中很多采访持续了数年之久。某种意义上说,阿氏广阔而细腻的笔触,给“记者”这一行作出了表率,其对“非虚构写作”的探索和坚持,也展示了记者们能够达至的高远境界。
  《高思在云》


  作者:朱云汉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9
  推荐理由: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朱云汉的这本小册子,对看清世界和中国的趋势有种“醍醐灌顶”之作用。篇幅不长,四个部分。在岛叔看来,其中最有启发性的,当在对“市场”和“民主”这两个概念的反思。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以撒切尔、里根的新自由主义改革为开端和代表,市场、自由、民主等概念或实体,开始播撒到全球各个角落,甚至成为带有霸权性质的唯一“政治正确”。
  但2016年或许会成为转折。今年的黑天鹅事件频发,英国脱欧、特朗普上台、全球右翼和民粹思想回潮,令人迷惑又担忧。在朱云汉看来,过去的30年,其实是更大历史时段中的“反常”,这种反常,就是因为“市场原教旨主义”和“民主帝国主义”模式越来越出现内生的结构性矛盾,尤以这两个事物的最大代表美国为典型和深刻。
  在过去30年的历史中,中国受益良多,也同样不能独善其身。如何看待“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朱云汉的一些观点虽然不能脱学院气和书生气,但也有洞见和借鉴的价值。
  《阿拉伯的劳伦斯:战争、谎言、帝国愚行与现代中东的形成》


  作者:[美] 斯科特·安德森著,陆大鹏译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9
  推荐理由:
  同非虚构写作中的名作《巴黎烧了吗?》相比,《阿拉伯的劳伦斯》的笔法更加简洁和克制,几无抒情和描写。毕竟,一战前、中、后的欧洲和中东大陆,是一片太过复杂又波澜的土地,要厘清其中各方的角力与脉络走向,亦非易事。
  劳伦斯是一个令人着迷的人物。他读书时的专业是考古,学生时代就曾独自漫游欧洲和中东,并对自身有着近乎苛刻的磨练甚至“虐待”。机缘巧合之下,这名考古学者却成为了一战中最著名的间谍,并有意无意地成了左右未来中东走向的关键人物,这本身就很难说是历史的巧合或悲剧。
  围绕着这一传奇人物,以色列的流亡犹太人复国团体、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法国间谍中、英国军方、奥斯曼帝国、阿拉伯的贵族与部落等粉墨登场,不输任何一部镜头感极强、人物层叠出场、草蛇灰线的历史电影。用人物勾勒历史是一项显而易见的挑战,但安德森完成得显然出色。
  而在镜头背后那个没有出声和现身的叙述者,则是直到今天依然影影绰绰的主宰者——没有欧美,就没有今天的中东乱局;在资本与霸权的巨手笼罩中,即使劳伦斯这样充满矛盾性和理想主义的人,也难逃政治的桎梏。
  读史能有什么收获?这本书显然给出了非常美妙的答案。
  东郭栽树
  《隋史遗文》


  作者:[明]袁于令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8-9
  推荐理由:
  夏志清《人的文学》大名鼎鼎,开篇其实是一篇关于明清小说的书评。他评的这本小说就是袁于令《隋史遗文》,知道的人不多,但如果我说著名的褚人获《隋唐演义》基本就是抄袁,您也不必吃惊。毕竟袁先生应该也是抄当时的各种说书艺人的本子得来的,只不过他文笔更好,编辑能力更强罢了。
  在基本没空看小说的年纪里,这本小说我看了很多遍,除了文字干净,关键是人物感情写得高明,简直是英雄传奇界的一股清流。简单交代一下,本书男主(没有女主)秦叔宝,是唐太宗凌烟阁上24功臣之一,也是后代的二门神之一。小说的重心,既不在于他的“功”,更不在于他的“神”,而在于他的“情”。写他对母亲、对朋友、对同袍的感情,写他对祖传兵器、对胯下战马、对朋友馈赠的感情,写他对不平事、炎凉事、得意事的感情。对人、对物、对事,其遇、其景、其情,寻常到你我都会经过,我们看这个男人的表现,不是没缺点,但是总体来说,厚道、担当、有丘壑、有决断。
  读《隋史遗文》,每每想起“侠义”这个词。什么是义?义就是合宜,想法和行动,合乎价值观。什么是侠?《说文解字》说,同是非曰侠,还是讲人的行为与价值观的关系。袁于令笔下的秦叔宝,不是圣人,而是一个情义纯粹的真人。真人可贵。
  《大争之世:战国》


  作者:孙皓晖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6-10
  推荐理由:
  梁惠王对上孟子。一位战国君主对上一位儒学大师。
  梁惠王:大师,苟利国家,有以教我啊。
  孟夫子:你是王,谈什么利?要谈谈仁。
  两千多年后,孙皓晖说:看,魏惠王多虚伪,明知道孟大师的政治理念与眼前时务格格不入,还装出虚心的样子浪费时间。这位君主执政51年,前后错过的人才不计其数,从吴起、商鞅、孙膑、乐毅到张仪、范雎、尉缭子,以至于造成战国晚期的奇景——魏国无人可用,而活跃在战国舞台上的群星闪耀,十之七八却又出自魏国。你说这样的国家不挂掉,还有天理吗?
  杜牧《阿房宫赋》说,“亡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何解?《大争之世:战国》就讲了齐楚燕赵魏韩这6国的故事。故事的背后是穿越历史迷雾的洞见。洞见的背后,是对时势的判断,对改革的赞叹,对用人的吁请。墨子说,“尚贤乃为政之本”,贤怎么尚?要“亲士急贤”,看准了马上就重用。“缓贤”或者如魏惠王那样“外宽内忌”摆花架子,只能是越来越走下坡路。
  为什么说读史让人明智?因为历史中有很多在今天看来似曾相识的境遇,境遇中有很多不可再蹈覆辙的教训。于国家、于企业、于团队、于个人,身处在一个竞争的年代里,这些祖先们用血泪、用惨烈、用荒谬、用悔憾换来的教训,实在是一笔对后人的厚赠。《大争之世:战国》为这笔厚赠列了一张有态度的清单。
  《拯救资本主义:重建服务于多数人而非少数人的新经济》


  作者:[美]罗伯特·赖克(Robert B. Reich)著 曾 鑫 熊跃根 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6-11
  推荐理由:
  2016年美国人民给世界的年度巨献,是唐纳德·川普,一位在推特上口无遮拦的候任总统兼前脱口秀主持人。在一番不加修饰、不设下限的互撕之战后,川普依靠一大堆面带怒容的白人男性以及53%的白人女性当选总统,希拉里则伴着华尔街精英的一声叹息,回到了群众队伍当中。
  美国的事情,正在起变化。赖克在《拯救资本主义》一书中正告——美利坚正面临80年来未有之严重的财富不平等。无论是小企业家或穷忙族、创业者或助学贷款人、小投资者或私房屋主、白人、黑人或拉丁美洲人……美国底层90%的民众境况江河日下——赖克到底是当过克林顿政府劳工部长的人,讲政治不含糊,没有使用99%这个在“占领华尔街运动”中更显悲壮与正义的数字。
  川普的胜选意味着赖克的观点正在接受美国实践的检验:“美国政坛的主要断层线不再存在于民主党与共和党之间,而是存在于反当权派和当权派之间。”只不过,如何解局?也就是赖克所谓的怎么“拯救资本主义”,以便让绝大多数美国人能够分享发展果实?却不是靠选举口号可以搞掂的。赖克说,美国不能再沿着现在的方向前进了,一种对当前美国经济体制的抗衡力量必将崛起。
  这就是川普登上总统大位之后要面对的美国。他终将明白,靠发推文救不了资本主义,更救不了美国!
  独孤九段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作者:[美]孔飞力著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出版时间:2016-5
  推荐理由:
  很遗憾,这本出版已久的汉学名著,我到今年才读。一个周末,读得酣畅淋漓。不光是因为作者讲故事的能力太强,而且从两百多年前的这段小历史中,看到了现实。
  对统治者来说,权力是禁脔,决不能旁落,甚至窥伺都不行。而对平头百姓来说,权力似乎遥不可及,但一旦得到机会,还是会像阿Q欺负村里小庙的尼姑一样,得到一丝优越。权力其实是因为等序差异而产生的一种占有欲和优越感,无论是禁脔还是春药,只要浅尝一口,便欲罢不能。
  《叫魂》与其说讲了乾隆朝时期蔓延全国的妖术大恐慌,还不如说是打了一场权力的太极。因为不信任官僚阶层的办事效率,皇帝鼓动全国范围的揭发——让普通人揭发身边的可疑分子,从而顺藤摸瓜,揪出背后的反动势力。一旦官府认真发起对权力的清剿,普通人就有了很好的机会清算宿怨或谋取私利。事情的发展逐渐超出了皇帝的预期,他开始害怕全国性的揭发变成新的一次串联和暴动。于是不得不叫停。
  更有意思的是,官僚阶层在这场揭发运动中的表现。他们私下觉得妖术恐慌荒诞不经,但迫于皇帝的压力,又不得不与看不见的敌人做坚决斗争。他们的推诿、伪装、扯皮等等一系列表现,又让皇帝对他们充满了深深的不信任。但无奈的是,在偌大一个国家的统治中,即使大权在握的皇帝,也不得不依靠一个习气深重的官僚集团治理天下。
  所以,皇帝会寻求更多的办法绕开官僚机构,他会微服私访,倚重情报机构,让官员间互奏秘折,当然,古代的皇帝还缺乏一个与普通百姓共享的目标来发动群众,这当然是后话了。
  《叫魂》讲的是一个小故事,皇帝、官僚、百姓,每个人对权力的运用都颇有意思。孔飞力讲的当然是历史,你完全可以当故事看,不过他说过,“我这本书也是在写今天的中国,中国人看得懂吗?”
  他还是小看了中国人几千年培养出来的历史解读能力。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作者:[英]斯蒂文·朗西曼著马千译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时间:2014-8
  推荐理由:
  中国人阅读西方的历史,总是有一层隔阂。繁复陌生的地名人名尚在其次,更受不了的是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翻译腔。定语加定语,绕得晕晕乎乎。
  这本书之所以要把译者也写上,的确应该感谢下他。书的原作者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历史叙述者,善于用描述性的笔触展现宏大叙事下的细节,加之翻译者的用心,让这本书读起来完全不费力,足以沉浸其中。
  我总觉得,无论历史怎么研究,无论是平淡无奇,还是惊心动魄,终归是一个发生过的故事,历史为什么不能还原成讲故事?非要用板正的所谓学术规范把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切割得体无完肤?这种学术怪味让一些历史读物变得异常可怖。回想起中国的前四史和古希腊罗马的一些历史著作,无不是生动可爱,引人入胜,绝不会让所谓的考据、引用阻断整个叙事的血脉。
  从这点来说,《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历史著作,更像是一本故事书,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一样,你可以随着作者生动的笔触,真切感受每一个历史人物的灵魂,与他们一起欢笑,一起哭泣。
  同样易读的西方历史著作,我还愿意推荐《阿拉伯的劳伦斯》、《卢比孔河——罗马共和国的衰亡》、《波斯战火——第一个世界帝国及其西征》。你可能读后并不会记住很多人名,对很多故事还是略有生疏。但读书有时一如王子猷雪夜访戴,“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东方秋白
  《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


  作者:刘统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6-9
  推荐理由:
  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读完刘统教授的一次讲座实录之后,决定买本《北上》看看。尤其看看毛泽东“一生中黑暗的时刻”。
  红军长征途中,面临北上(跟着毛泽东)和南下(跟着张国焘)的战略抉择。如何面临分裂,甚至有可能发生前途未卜的内战,毛泽东晚年对埃德加?斯诺说,这是他“一生中黑暗的时刻”。后来的历史进程雄辩地证明,只有“北上”才是正确的和富有远见的决断。
  路线很重要,向哪去,关系生死存亡。核心很重要,核心是在伟大斗争中形成的,跟着核心走才有出路。党指挥枪很重要,绝对不能枪指挥党。这是读完《北上》的最深感受。
  这本书生动讲述许多震撼人心的细节。1935年6月懋功会师后,红一、四方面军在荒凉的松潘草地分道扬镳,党中央和红军一部走出草地,开赴抗日前线;张国焘则另立中央,他率领的部队接连遭遇了南下失利、三过草地、西路军失败等重大挫折,党和中国革命的事业也多次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刘统,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他史学功底深厚,军科院经历又给了他无比丰厚的党史军史财富。主要著作有:《东北解放战争纪实》、《华东解放战争纪实》、《中原解放战争纪实》、《唐代羁縻府州研究》、《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跨海之战:金门·海南·一江山》;编著有:《亲历长征:来自红军长征者的原始记录》、《早年毛泽东:传记、史料与回忆》。






上一本:美国科技公司CIO们在最推荐的17本非商业书籍 下一本:活跃思维,3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侠客岛:侠客岛岛主们读过的那些书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