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有这五本书护体,上网冲浪心不慌


作者:著名作家     整理日期:2023-02-23 15:42:48

  ——本书单来自知名公众号《人间三角》运营者西坡
  总有朋友问,如何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我只好老实说,我也没有灵丹妙药。朋友很执着,以为我故作神秘。我只好答以五个字:读书,读好书。
  这五个字也不是我的发明,许多人讲过,但是反复摔打之后,我认为这五个字还是有分量的。从前喜欢故意唱反调的时候,我说过网络时代不一定非要读书,在网上找一些好文章读也是一样。道理其实没错,但这里边有个悖论,如果不预先读一些好书装在脑子里,往往辨别不出来网上哪些是好文章,哪些是坏文章。
  经常看一些朋友,很有求知热情,也很关心社会,天天扑在网上找“干货”“硬货”“深度解读”,有时候确实也能逮着好东西,但更多时候是被人牵着鼻子走。上至国际风云,下至明星八卦,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连火箭制造原理都略知一二,可是真推敲起来,肚子里存的那些货没一处是扎实的。
  就好像盖房子,地基不稳,上边再怎么花里胡哨都白搭。
  一说读书,就有朋友要求开书单。可是读书如养生,每个人体质不一样,需求也不同,所以我也不敢轻易给人开方子。不过后来想了想,有一类书是广大人群通用的,就像维生素一样,谁吃都错不了。
  很难给这类书命名,因为它不是图书市场上固有的门类,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姑且称之为“认知框架”类图书。
  司马迁说他写《史记》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作为普通人,不需要考虑成一家之言,但是要想摆脱心智的混沌状态,“天人之际”是要究一究,“古今之变”是要通一通的。
  所谓“天人之际”,按钱穆先生的说法,“人事”和“天道”中间要有一个分界点,到了这个分界点之后,就不要用人力去勉强了,而要待之以“天道”。天道可以理解为自然规律,认识规律,但不要跟规律较劲。
  所谓“古今之变”,司马迁生活的年代是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生活的年代也是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闲言少叙,今天推荐5本书,在我看来,可以帮大家快速认识我们这个时代的“天人之际”和“古今之变”。
  《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
  [美] 弗朗西斯·福山 / 毛俊杰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4-9
  弗朗西斯·福山,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名字,知道跟这个名字经常挂在一起的“历史终结论”。但是读书读的不是答案,读的是问题。能搞明白作者提出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以及用了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读书的任务就基本告成了。而最后的答案就像电影的结局一样,只是一个必要的尾巴。
  在《政治秩序的起源》里,福山把对政治秩序的探讨向前延伸到人类的灵长目祖先,然后依次讲述人类部落社会的出现,第一个现代国家在中国的生长,法治在印度和中东的开始,一直到法国大革命前夕问责制政府在欧洲的发展。福山想要做的,是通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形成对人类历史的概览,建立一个理解政治制度演化的宏大框架。
  我喜欢这种做知识梳理的书,不一定要相信他的结论,但读过之后,脑子里就可以建立一个坐标系,再读到细分的东西,就知道该往哪里放了。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奥] 斯特凡·茨威格 / 徐友敬 / 上海译文出版社
  茨威格的这本《昨日的世界》是一本忧伤的书。今天先不讲它忧伤的一面,只讲它“有用”的一面。
  我们生活在“二战”的漫长阴影里,而“二战”在某种意义上又是“一战”的延续。这两场浩劫将人类社会这列火车彻底推向了荒蛮的无人之境,此后的人类,不管生活得多么和平,都带着灾难幸存者的凄惶。
  在这部作品里,茨威格把个人命运与时代融为一体,通过自己所经历的人与事,展示了他生活过的城市和国家的文化生活风貌,记录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动荡的欧洲社会,描述了他与一些世界闻名的诗人、作家、雕塑家、音乐家交往的情景,批露了世界文化名人鲜为人知的生活轶事,同时穿插了作者各种细腻的心迹。
  我们可以看到老欧洲的安稳静谧,也可以看到世界是如何一步一步崩坏的。
  《有闲阶级论》
  [美] 索尔斯坦·凡勃伦 / 凌复华 / 彭婧珞 / 上海译文出版社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谈消费主义,但他们经常用消费主义的腔调谈论消费主义。其实,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许多现象,在别的地方早就发生过,也早就有人分析过了。
  在本书中,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凡勃伦凡勃伦探讨了炫耀性消费的空洞和虚假性,向读者展示了人们在品味、教育、衣着、文化等方面所固守的原则实际上毫无意义。凡勃伦认为,人们之所以固守这些原则,是因为他们相信,真正的成就在于达到某种显赫的财富状态和社会地位。
  这是一本一百多年前的书,其中的一些论断已经过时了,但不妨碍一直有人推荐它,因为它要处理的问题是恒久存在的:在一个物质充裕的时代,人类是如何孜孜不倦地重新划分三六九等的。
  《家族、土地与祖先:近世中国四百年社会经济的常与变》
  [美]易劳逸 / 苑杰 / 重庆出版社
  在这本《家族、土地与祖先》中,汉学家易劳逸上溯到16世纪,在长时段、全球史的视野下重新审视了近现代中国历史演进的历史逻辑。作者认为,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演进有与西方的碰撞的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中国内部因素发展变化的结果,所以作者说:“永远也不要再说帝制时代晚期的中国社会处于停滞状态,是一个’永恒停滞'的国家了。”
  这是一本面向西方学生的普及性读物,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理解中国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有点像百科全书,但是对国内读者也有启发和帮助。
  《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
  阿城 / 上海三联书店 / 2019-4
  很少有这么小的一本书,处理这么大的问题。阿城是个小说家,也是一个杂家、通人。在知识分工越来越细化的现代社会,做通人是很危险的一件事,一不小心就流于旁门左道。但阿城是靠谱的,即使偶尔有不靠谱的时候,也是可爱的。
  这本《闲话闲说》是一部中国小说简史,但我觉得阿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是以小说为幌子,写了一部极简的“反面中国近现代史”。为什么是反面?因为正面的中国近现代史讲的都是中国怎么在西方的刺激下,筚路蓝缕追求现代化、工业化的,而阿城讲的是,中国在现代化、工业化的过程中丢失了什么。
  直到今天,中国的现代化之旅仍未完成,除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我们还要追求更多非物质性的东西。但是一边是现代化,一边是传统文化、世俗社会,如何平衡,依然需要认真的思索。
  这本书没多少字,但每个字都很沉。“我的经历告诉我,扫除自为的世俗空间而建立现代国家,清汤寡水,不是鱼的日子。”阿城的这句话时时回荡在我耳边。





上一本:杨澜力荐的9本必入好书 下一本:作家麦家的书单:文学让世界变小、让我们变大。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有这五本书护体,上网冲浪心不慌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