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大气波谱分析及其不稳定性


作者:张铭,张立凤,于杰     整理日期:2022-01-23 11:51:23


  《大气波谱分析及其不稳定性(第4卷雨团与位势稳定度的研究)》编著者我张铭、张立凤、于杰。
  关于波谱分析及其计算方法的研究,早在30年前我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时,在恩师曾庆存院士的指导下,就开展过这方面的工作。硕士毕业后,我到原空军气象学院(现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任教,我和我的学生张立凤继续在该方面开展研究,并时断时续,一直延续至今。我们主要的研究工作集中在二维旋转层结大气的波谱分析(本书第一卷)、热带气旋尺度涡旋中扰动的波谱分析(本书第三卷)和球面大气上扰动的波谱分析(本书第二卷)三个方面,本书第四卷则进行有关的应用研究。前两个方面主要研究的是中尺度的问题。早在1979年,曾庆存院士在其专著《数值天气预报的数学物理基础》中就明确指出:我们常见到的处于稳定状态的成熟阶段的中尺度系统,除了小槽小脊之外,确实是水平方向准一维的或者流形较对称的。前者例如有飑线等,后者如引起局地暴风雨的某些中尺度涡旋,甚至台风也是如此。后一个方面我们则用波谱分析方法研究了季风问题。
  《大气波谱分析及其不稳定性(第4卷雨团与位势稳定度的研究)》编著者我张铭、张立凤、于杰。
  《大气波谱分析及其不稳定性(第4卷雨团与位势稳定度的研究)》以2008年8月25日上海暴雨卫星云图中出现的螺旋结构雨团为切入点,对大气中的位势稳定度及雨团的结构、演变特征做了细致研究。本卷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圆柱坐标中的数学模型,分别针对湿层结参数为常数和非常数情形时的位势稳定性及扰动结构进行解析研究和数值计算,对该模型中的扰动进行波谱分析,给出了典型湿层结条件下的扰动结构及其演变特征;提出了该数学模型可称之为雨团模型以及其中的最不稳定扰动也可称为模型雨团的理由。第二部分则用WRF数值模式对此次上海暴雨过程进行了粗、中、细网格的数值模拟,并将模拟得到的数据集作为该暴雨过程的资料集,用以进行统计动力诊断,以揭示此次暴雨过程大、中尺度系统的空间结构和暴雨过程发展演变的原因。本书不但在位势稳定度和暴雨雨团研究方面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实际暴雨特别是突发性暴雨的预报也有应用价值。





上一本:快乐入园好习惯早养成 下一本:园艺产品标准化安全生产技术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大气波谱分析及其不稳定性的作者是张铭,张立凤,于杰,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