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现象学与中国文化,第五辑,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作者:倪梁康编     整理日期:2017-02-20 00:52:31


  现象学的哲学与方法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以 “面对实事”的思维态度和“工作哲学”的解析风格在哲学史上独树一帜。以胡塞尔、舍勒、海德格尔等人所代表的现象学精神,如今已在人文一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发挥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与影响。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是中国(两岸三地)现象学和哲学研究界第一次合作努力的成果。它致力于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来进行现象学的探讨。它要回答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什么是现象学精神?它能否以及如何与中国人文精神相结合?

目录:
  〖研究论文〗
  现象学对我们时代到底意味着什么?
  从诗向语言的突围--读《诗人何为?》
  论海德格尔的思想坐标
  存在、语言与历史:梅洛-庞蒂对海德格尔的读解
  对比研究的方法论反省--现象学与诠释学的进路
  〖原典汉译〗
  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阐释--解释学处境的显示(1922年)
  在俄罗斯战俘营中一个较年轻者与一个较年长者之间的晚间谈话(1945年)
  卡西尔与海德格尔之间的达沃斯伦辩(1929年)
  〖硕士、博士论文精要〗
  论德里达对胡塞尔"孤独的心灵生活"的解构
  现象学悬搁对美学和艺术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报告与评论〗
  埃德蒙德·胡塞尔:从历史与现时的观点看--八卷本《胡塞尔文集》编者引论
  意识与时间--胡塞尔的《内时间意识现象学》
  逻辑理性批判的一种尝试--胡塞尔的《形式的和先验的逻辑》
  我与他人--胡塞尔的《笛卡尔式的沉思》
  现象学与中国文化--参加"北京国际现象学会议"有感
  〖资料〗
  2000-2001年中国现象学研究论文与著作统计
  编后记
  外文目录





上一本:德性与教化 下一本:皮尔士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现象学与中国文化,第五辑,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的作者是倪梁康编,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