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诠释学导论


作者:潘德荣     整理日期:2017-02-19 10:03:32


  智慧的探索丛书”收入了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学科几代学人的哲学论著,展示了几代学人的智慧之思。
  《诠释学导论》对西方诠释学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且对中西方的诠释学思想进行了比较,进而解读了马克思主义所构建的诠释学,清晰地介绍了西方诠释学的发展,对研究西方诠释学以及中西诠释学思想有重要的意义。
  内容提要
  《诠释学导论》初版于上个世纪末,对于国人了解、研究西方诠释学的发展以及发掘中华文化传统中的诠释思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此书不仅对现代西方诠释学的四大主流类型,即一般诠释学、体验诠释学、此在诠释学和语言诠释学的发展史进行了系统、清晰的梳理,而且向读者展现了当代诠释学内部的论争与对话,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还对诠释学的中国化、中西方诠释思想的比较,以及马克思主义诠释学的构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简介
  作者介绍
  潘德荣,男,1951年生,德国鲁尔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安徽师范大学哲学教授、政教系主任,《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主编,德国鲁尔大学黑格尔档案馆访问学者,瑞士Luzern大学“哲学与文化”课程讲座教授。1995年起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2000年从德国留学回国,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国家二级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外国哲学专业及宗教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哲学系学位委员会主席,哲学系博士后流动站站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兼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觉群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诠释学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涵静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普陀山教研实践基地主任。

目录: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前诠释学
  第一节 前诠释学的两个源头:宗教与法律
  第二节 诠释学的两个直接来源
  第三节 前诠释学
  第二章 一般诠释学
  第一节 浪漫主义诠释学
  第二节 被遗忘的施莱尔马赫
  第三节 辩证法和诠释学
  第四节 一般诠释学
  第五节 诠释学的规则
  第六节 一般诠释学的特征
  第三章 体验诠释学
  第一节 体验概念
  第二节 精神科学的基础
  第三节 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
  第四节 理解与解释
  第五节 理解与解释,还是理解或解释
  第四章 此在诠释学
  第一节 此在的现象学
  第二节 可能性
  第三节 理解与理解的前结构
  第四节 理解的循环
  第五节 历史性和时间性
  第六节 海德格尔与诠释哲学
  第五章 语言诠释学
  第一节 理解的语言性
  第二节 对话的辩证法
  第三节 传统与理性
  第四节 理解、解释与应用
  第五节 效果历史意识和视界融合
  第六节 真理与方法
  第七节 时间间距
  第六章 来自内部的分歧与批判
  第一节 贝蒂:作为精神科学一般方法论的诠释学
  第二节 哈贝马斯:批判的诠释学
  第三节 利科尔:文本诠释学
  第四节 赫施:阐释的有效性
  第五节 解构主义诠释学
  第七章 诠释学的中国化研究:本体诠释学
  第一节 本体诠释学的“本体”概念
  第二节 和谐的辩证法
  第三节 知识与价值
  第四节 理解的循环
  第五节 本体诠释学的方法论原则与中国哲学之重建
  第六节 “新”新儒学与本体诠释学
  第七节 时代精神与新哲学的特征
  第八节 傅伟勋:创造的诠释学
  第八章 中西方诠释思想之比较:文字与诠释
  第一节 文字与语言
  第二节 文字的演化
  第三节 文字的意蕴与思维方式
  第四节 意义的增长与理解规则
  第五节 从训诂到诠释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再版后记





上一本:没有上帝的宗教 下一本:趣味符号学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诠释学导论的作者是潘德荣,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