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傅山的世界


作者:白谦慎     整理日期:2017-02-20 19:32:27


  十七世纪是中国书法史由帖学转进为碑学的关键时期,而傅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不同于以往治书法史的学者,本书作者白谦慎并不孤立地探讨傅山的书法,而是将之置于整个时代的文化架构中,藉由学术思想、物质文化、印刷文化之发展史的角度,由经历了明清易代之痛的遗民情结的角度,来观察、诠释傅山的生活,以及由之生发的学术观念与艺术创作。在试图重新勾勒傅山的生活经验之际,作者不仅对中国书法史的这个转折,也对十七世纪的中国文化世界,提供了全新的关照。凡有兴趣于明清易代之际中国社会之各侧面的读者,此书亦为必读的作品。
   此书英文、中文繁体字版甫出,即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热切关注,被评为“迄今为止研究单个艺术家的最优秀的著作之一”。

作者简介
  白谦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赴美国罗格斯大学攻读比较政治博士学位,1990年获硕士学位后转至耶鲁大学攻读中国艺术史。1996年获博士学位。1995—1997年任教于西密执安大学艺术系。1997年至今任教于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200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 主要著作有《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哈佛大学亚洲中心,2003年),《天倪——王方宇、沈慧藏八大山人书画》(与张子宁等合作。佛利尔美术馆,2003年),《傅山的交往和应酬——艺术社会史的一项个案研究》(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兰亭论集》(与华人德合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

目录:
  总序
  谢辞
  致中文读者
  导言
  第一章 晚明文化和傅山的早年生活
  晚明:一个多元的时代
  尚“奇”的晚明美学
  董其昌和晚明书家
  古代经典权威的式微
  文人篆刻对书法的影响
  日益紧迫深重的危机感
  傅山在明代的生活
  第二章 清代初年傅山的生活和书法
  动乱的年代
  傅山同仕清汉官的关系
  历史记忆的典藏
  颜真卿的感召力
  支离和丑拙
  晚明文化生活的遗响
  第三章 学术风气的转变和傅山对金石书法的提倡
  1660—1670年代山西的学术圈
  学术的新趋势
  学术思潮对书法的影响
  清初的访碑活动
  碑学思想的萌芽
  打破唐楷图式
  南方的回应
  第四章 文化景观的改变和草书
  傅山的晚年生活
  博学鸿儒特科考试
  傅山的行草与草书
  结语
  图版目录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上一本:风景与记忆 下一本:气势撼人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傅山的世界的作者是白谦慎,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