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鄞江谣


作者:练建安     整理日期:2021-12-26 05:09:24


  飞脚
  细佬大伯公孤零零地缩在屋角晒太阳,耄耋老人了,脚还是跛的。真是可怜。
  五叔说:“大伯公是一条好汉哪,做后生时,一根扁担打一条巷。”
  我迷惑了:“跛脚啊?”
  五叔叹了一口气:“说来话长了。”
  我们家族世代习武,大年初五规定在宗祠前校验全族壮丁武功。
  某年初五,老祖师欲先试细佬功夫。
  细佬功夫高,擅飞脚。见亲房叔伯云集观战,越发打足精神,抱拳施礼,猛然间身形不动,一个旱地拔葱,悄无声息地摘下屋檐上九块瓦片,但见屋檐上透开一排窟窿,阳光直透地面。
  细佬甫一落地,又一个飞脚,跃上屋檐,但见九块瓦片原样铺排,齐齐整整,天衣无缝。
  众壮丁自愧不如,大声喝彩。
  老祖师点点头又摇摇头,令细佬再演练一次。
  细佬欣然从命,再起飞脚,浑如鹞子钻天鹰击长空。
  细佬正欲出手收瓦,猛然间右脚踝一阵剧痛,顿时提气不上,栽落地面。
  原来老祖师后发先至,半空中挥击烟杆。细佬吃了一记暗算,一只脚从此就跛了。
  细佬倒地不起,欲哭无泪。
  老祖师叹了一口气说:“细佬啊,你莫怪爷爷哟,想不到你飞脚这般高明,必有大灾大难。这一杆子,是让你多吃几年饭哪!”
  五叔很感慨:“多少高手都不在喽,细佬大伯公快一百岁啦。”
  隔山浇
  来到大沽滩,正是细雨霏霏的时节,原本汹涌澎湃的江水此时甚是平缓。今日千里汀江“七十二险滩”,多半失去了往日的威风,曾经南来北往的“鸭嫲船”不见了踪影,俗谚说“上河三千,下河八百”的繁忙景象已然成为历史陈迹。
  江面上,挖沙船缓缓移动,隆隆的马达声连同不远处的一座水泥公路大桥强烈地提醒我们,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互联网时代了。
  文清学弟有篇考据博文,引注明嘉靖年间兵部尚书翁万达《汀郡守华山陈君平两滩碑》说:“故舟行甚艰,逆焉如登,沿焉如崩。……盖诸滩皆然,而龙涤为甚。”龙,即龙滩,在今闽西上杭县官庄乡回龙村,淹没为水库区;涤,为涤滩,在长汀、上杭交界处,今羊牯乡白头涤。博文附图,两山对峙处,斜向急弯。河床长草,江石光滑圆润,花纹多变,一如我书案上的奇石。
  我来此地,是试图揭开家族历史的一个谜团,同行者是当地作家李应春兄。我们站在大沽滩岸边,默默无语。
  家族的一代武林高手八叔公太是在大沽滩失踪的。中都镇“和记”饭铺唐有德掌柜对当时的李神捕说:“在俺这里吃了一壶米酒、一盘油炸花生米,转脚往大沽滩那边去了。”
  李神捕乃汀州府“六扇门”第一高手,百案百破。他的名头就栽倒在“老关刀失踪案”上。
  老关刀是闻名闽粤赣边的客家把戏师,功夫好,行走江湖,全凭一个“义”字。说他德艺双馨,是有据可考的。民国《武邑志·义行传》载:“捐建茶亭、石桥各一,乡人称善。”
  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三月初五日辰时,上杭中都墟,老关刀从河头城逆行至此,扯圆圈子,立马耍了一阵大关刀。这关刀,有讲究,又唤作青龙刀、偃月刀、青龙偃月刀,还有叫冷艳锯的,重八十二斤。关刀在一个六旬老汉手中亮光闪闪、呼呼生风。不服不行,满场叫好。有人就说了,没有真功夫,咋敢叫老关刀呢?
  此时,老关刀敲响了铜锣,说:“走江湖,闯江湖,哪州哪县俺不熟?卖钱不卖钱,圈子先扯圆。老夫来到贵码头,一不卖膏药,二不卖打药,只是卖点中草药。常言说得好啊,腰杆痛,吃杜仲;夜尿多,吃蜂糖;四肢无力呢,吃点五加皮。老夫今晡不卖老药,卖点新药,新药名叫隔山浇。诸位乡亲听好啦,撒尿撒不高,就吃隔山浇;吃了隔山浇,撒尿撒上八丈高;站在地上,撒在床上;站在床上,撒在蚊帐顶上;站到蚊帐顶上,撒到屋顶上;站在屋顶上,撒到高山上;站在高山上,汀江都撒浇。”P2-4





上一本:一片树叶 下一本:遇见良辰美景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鄞江谣的作者是练建安,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