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狼蛛


作者:(美)鲍勃·迪伦     整理日期:2023-04-28 07:15:49

鲍勃·迪伦(Bob Dylan,1941-),美国民谣歌手、音乐家、诗人,对当代流行文化影响深远,并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在20世纪60年代,迪伦以抗议歌手身份成名,被当时一代青年视为民权和反战的代言人;之后凭借饱含深刻寓意的歌词与突破性的音乐创作,其影响力横跨半个世纪一直延续至今。而他那些脍炙人口的名曲,如《像一块滚石》《在风中飘荡》《手鼓先生》等,至今仍在广为传唱。这是文学吗?
  《狼蛛》,鲍勃·迪伦作品,是20世纪后半期在地球表面上最难以定位、最不知所云的奇著之一。有人说这是一本“小说”,有人说是“散文诗”,有人叫它“实验写作”,当然还有很多人斥之为“failed”(失败之作),或“bullshit”(狗屁不通),也就等于说,它根本不属于“文学”。
  至于评价,众说纷纭,在互联网平台。还算马马虎虎,但在评论界,除了一笑而过之外,最多也就一笔带过:很多大部头的迪伦传记、论著对它实在避不开,只好随手应付,完成任务了事。《狼蛛》问世已有五十余年,迄今为止,能认真对它予以较正面论述的作者在全世界最多可能就十几个,而且他们基本都带着一点跟人争吵的架势。
  文坛从来不缺少争吵,可以吵到要开除你的“坛籍”。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所招致的强烈质疑,就是近年来在国际范围内影响最广的事件之一。多位诺奖前辈羞与迪伦同席,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说:“我不认为他是个好作家。诺奖是给作家的,不是给歌手的。”奥尔罕·帕慕克(Ferit()than Pamuk)指出:“是的,我非常失望。……我认为很多作家在那一天受到了伤害。”索因卡(Wole Soyinka)称,给迪伦颁奖是“为了打破成规而打破成规……真是荒唐”。在相关报导中,甚至有言论把院士丈夫性侵、高层大乱斗和迪伦获奖并列为瑞典文学院的三大丑闻,令“公信力大减,让桂冠失色,这些污点必定难以轻易洗去”。以上只是刊载在2019年一张中国报纸上的消息而已。
  说来话长,这位摇滚天王头戴着惹人争议的光环已是长达半个世纪的老故事。早在五十多年前他就凭借歌词赢得了“诗人”荣誉,支持者为他奉上“穿牛仔裤的荷马”“唱片上的华兹华斯…可乐世代的乔伊斯”“点唱机上的布莱希特”“诗人的诗人”这样的耀眼桂冠,但几十年来,也一直不断有资深评委坚持灭灯否决我们的歌手迪伦晋级“诗人”资格,正方反方的笔仗足以编出一大部精彩纷呈的厚书。
  如1965年11月,在美国常青藤联盟院校英文系大学生中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鲍勃·迪伦压倒罗伯特·洛厄尔(Robert Lowell)、索尔·贝娄(saul Bellow)、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等名家,被新一代知识青年选为当代美国作家之首。这件事在主流文学界引起不小的震荡,《纽约时报》还做了后续报道。诗坛巨擘W.H_奥登(Wystan Hugh Auden)对迪伦敬谢不敏:“我恐怕对他的作品一无所知。但无所谓了——我要读的东西实在太多。”路易斯·辛普森(Louis Simpson,1964年普利策诗歌奖获得者)不以为然:“我根本就没觉得鲍勃·迪伦是个诗人;他就是个艺人——诗人这个词现在简直任谁都可以用了。”’对这个话题,诺曼·梅勒很干脆地说了一句名言:“如果迪伦是个诗人,那我就是棒球选手。”而迪伦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在(《狼蛛》中这样回敬梅勒:“诺曼梅勒家餐具室炸弹爆炸——导致他色盲——体育部人事大震荡。”
  ……
  可以这么说,因为诺奖的激励,现在已经有了重估迪伦文学价值的最佳时机,但却仍缺乏一个足以评价迪伦的更强大的理论平台。
  天上的神仙打架仍纷纭不息,到底什么才是“文学”,什么又不是“文学”,这样的初级问题居然还没有个硬核的定论。学界大腕们对迪伦文学的估价到目前基本上还是聊备一格的状态:确有书写到,yes,还有论文写到,也是;但在西方那种皮筋宽松的学术、出版和新闻环境下,在被传媒财阀收编了的流行文化潮汐中,迪伦的文学书(诗集、自传)虽然卖得很不错,而实际上却没有在主流文坛泛起多大的浪花。
  这恐怕是一个有关科层区隔以及生涯规划的社会学复杂问题。迪伦从来就是一个标准的浪漫文艺青年,但他从来不肯为着一个著名码字人士的头衔而付出太多迎来送往的应酬。他在文坛上太懒,而他在歌坛上越是努力,就越被铆死于流行音乐工业的三六九之中。他曾不断想挣脱,但已不可能逃脱,甚至有些狂热歌迷组织了“解放迪伦阵线”要把他绑出来,但也改变不了他的个人选择。
  文学,以及其他一切艺术类型/类型艺术,在现代社会都需要有一个特指的鉴赏场所、沉浸空间或论述氛围,越宽敞越好。但迪伦的文学却处在夹缝之中,他在其他领域的一切尝试,他所有的跨界创作(文学、电影、绘画等)都是烙着“摇滚巨星”永久文身的玩票行为。如果不是“饭圈老铁”,如果没有课题费,这些尝试只会被绝大多数职业学者和职业论家视为“呵呵”,最多当成历史文化材料引用一下。
  但太多人太严重地低估了一位自由者的创造力。实际上,当他放开吉他,去写一本书、画一幅画也同样是成立的;本来,他抱着打字机的时候,就根本不可能同时抱着吉他。我们完全可以就文学论文学,去观测作为诗人的迪伦另一面。
  那么,欢迎





上一本:尼日利亚文学史 下一本:忠贞之夜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狼蛛的作者是(美)鲍勃·迪伦,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