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李希凡文集


作者:李希凡     整理日期:2014-08-16 01:27:09

《李希凡文集(第七卷):往事回眸》是李希凡先生八十余年多彩人生的自述传和心灵史。作为被毛泽东钦点的“小人物”,一系列的偶然与必然构成的身不由己,真实地展现了那个荒诞岁月中的人生沉浮,也折射出当代中国某些不可磨灭的历史潮流的发展印迹,实为当代红学史甚至党史存留了一份不可多得的鲜活资料,堪为那段特定历史之存照。
  作者简介:
  李希凡,祖籍浙江绍兴,久居北京通县。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1953-1955年初肆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1955-1986年,在《人民日报》历任编辑,评论组长,副主任,常务副主任。1986年9月-1996年10月,调中国艺术研究院,任常务副院长、研究员、《红楼梦学刊》主编。曾先后当选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届,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四届、五届理事和全国委员。已出版评论,研究著作与散文集二十本。主要代表作有《红楼梦评论集》、《红楼梦艺术世界》、《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形象》、《〈呐喊〉〈彷徨〉的思想与艺术》、《一个伟大寻求者的心声》、《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贡献》、《京门剧谈》、《冬草》等。
  目录:
  第一章儿时记忆
  一、家事种种
  二、邻里乡亲
  三、荷塘与河沿
  第二章求生苦旅
  一、从“小康”坠人困顿
  二、在华宝西服店学徒
  三、重回校园
  四、在白纸坊印刷厂做徒工
  五、流落石家庄
  第三章曙光在前
  一、命运的转折
  二、青岛的新家
  三、特殊条件下的“启蒙教育”
  四、我的读书生活第一章 儿时记忆一、家事种种二、邻里乡亲三、荷塘与河沿第二章 求生苦旅一、从“小康”坠人困顿二、在华宝西服店学徒三、重回校园四、在白纸坊印刷厂做徒工五、流落石家庄第三章 曙光在前一、命运的转折二、青岛的新家三、特殊条件下的“启蒙教育”四、我的读书生活第四章 革命熔炉一、参军入伍进华大二、“大碴筐儿”——思想改造三、共产党送我上大学四、“荣归”山大五、我的“三反五反运动”六、批评吕荧先生文艺学教学事件七、我的“浪漫”爱情第五章 “名扬天下”一、毕业前后的徘徊和思考二、读研与结婚三、两篇文章的出炉四、一举成名天下知五、开启了一场思想批判运动六、“鲜花”和受奖,不期而至第六章 “多事之秋”一、1955年初的“繁忙”二、莫斯科、华沙与北欧之旅三、报纸改版和两场争论四、“反右斗争”前后第七章 激情岁月一、沸腾的1958年二、十七年革命文学的繁荣三、关于《三国演义》与历史剧的争论及其他四、风暴前夕的“反修”第八章 “文革”年代一、“前哨战”与戏曲现代戏会演二、通州西集尹家河二队“四清”工作组三、在《海瑞罢官》的政治风波中四、进“牛棚”与下干校五、评《红》、校《红》与四届人大第九章 艺术人生一、1976年的中国“大地震”二、粉碎“四人帮”与再下干校学鲁迅三、告别编辑生涯,闯进艺术“殿堂”四、“老有所为”——关于《中华艺术通史》的编撰和《传神文笔足千秋》的写作附录李希凡驳《“红楼梦研究”大批判缘起揭秘》李希凡再驳王学典:拿出1954年历史文献中的“证据”来“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关于蓝翎《四十年间半部书》一文的辩正“三十年不言”,一言匕首见——驳穆欣后记





上一本:沧桑集 下一本:永恒的海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李希凡文集的作者是李希凡,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