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黄河向东


作者:贾玉奎     整理日期:2014-08-16 01:24:59

  《黄河向东》由贾玉奎编著。黄河向东,自古奔涌不息。在历史的长河中,再壮阔的生命,再丰伟的功业,都不过是水花一朵,绚丽一现。
    正所谓过眼烟云,转瞬即逝,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黄河向东,阅尽兴衰沉浮。任何定语、状语、补语、副词、形容词都属多余、无奈、苍白,唯有。向东。后辍,令人遐思旷远,欲语无言,正所谓。却道天凉好个秋。
    黄河向东,蕴含世间玄机。蜿蜒曲折一万里,浪泻涛奔贯长虹,千屏万障难阻挡,百转千回始向东。
    在某些时间内,在相对空间里,黄河也许向北、向南甚至向西,但终极结果是向东。向东,向东,既是生命追寻之规迹,更寓事物发展之规律。
    黄可向东,是正知、正念、正行,是向真、向善、向美。
    《黄河向东》主要收集作者近年来所撰写的理论文章、报告文学、评论、随笔、诗作等。
  作者简介:
    贾玉奎,男,籍贯山东安丘,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社会学研究生学历,现任中国质检报刊社副社长、《中国国门时报》总编辑。出版理论文集《论忧患意识》、散文集《感受人生》、质检工作文集《奋发有为》。先后发表理论文章、报告文学、评论、随笔、诗作等600余篇(首),多次获多种奖项。参与制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多次参与起草国务院领导重要讲话,连续八年参加全国质检工作会议重要材料起草丁作。全国质检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中央党校优秀学员,连续多年被评为国家质检总局优秀公务员,特记三等功。
  目录:
  第一编人在旅途
  黄河向东
  开封之行
  洛阳一日
  宁夏随笔
  安徽四日
  初识周庄
  我游常州天宁寺
  俯视红尘
  上峨眉山
  北京城内有正气
  凭吊五丈原
  海南纪事
  美丽中国
  第二编感受生命第一编人在旅途
  黄河向东
  开封之行
  洛阳一日
  宁夏随笔
  安徽四日
  初识周庄
  我游常州天宁寺
  俯视红尘
  上峨眉山
  北京城内有正气
  凭吊五丈原
  海南纪事
  美丽中国
  第二编感受生命
  上坟
  我家的树,我家的花
  记一件窝囊事
  榜样的力量
  开心每一天
  说“舛”
  去一回医院受一次教育
  说假期
  是“活一口气”,还是“不活一口气”
  忧患
  关于资料查询
  写文章的苦恼
  人有“五心”人如神
  俭朴的意义
  自我感觉
  “十元哥”启示
  第三编世态万象
  痛失好人
  大农村
  话说八股文
  疯狂与讽刺
  有尊严地活着
  震撼
  官员的威望
  领导干部写文章
  第四编陈年往事
  绿豆汤
  知了龟
  西河崖
  槐米
  穿衣
  第五编人物速写
  我说孔子
  瑰丽的人生
  大家俊虎
  鹤立人间
  立身崇德本性天然
  岳成之成
  牛黄解毒丸
  第六编理论学习
  质量之光
  论精神状态
  共鸣共识共赢
  “党的干部”如何做“人民的公仆”
  启发十章
  培训六得
  走进党校有“三动”
  带着感情学马恩
  第七编国门评论
  祈福
  拥抱2014
  咱质检人要有志气
  保护我们的肺
  “中国质量奖”与“质量强国梦”
  道德耀质检
  静下心来好好学习
  让检徽闪光
  重要的是抓好整改
  研究大局推进改革
  切实转变职能争取更大作为
  推动质检改革
  真实反映检验检疫工作
  传播质检好声音凝聚质检正能量
  要潜心研究工作
  初冬时节春风暖
  感谢与期盼
  咱质检人要认真研究工作
  您好,延安
  民主生活会走过场本身就是形式主义
  从门罗获诺奖说转变文风
  中国要“啃硬骨头”
  我们应当怎样“卖猪肉”
  面对雾霾,我们该怎么办?
  坚定自信
  牢牢把握前进的方向
  论“刚正廉明形象”
  论“培育自己的企业家”
  论强化标准“五性”
  论“三个负责”
  论科技精神
  论科学精神与技术权威
  质检巾帼好风采
  向劳动者致敬
  把青春献给壮丽的质检事业
  为党旗增光添彩
  共同的责任
  批示暖人心
  出精品力作树文章新风
  《绿地》本是沃土期待更加葱茏  黄河向东2009年6月25日傍晚,在兰州黄河岸边,凝望黄河穿城滔滔而过,谛听黄河诉说哗哗作响,念天地之悠悠,思名利之区区,油然而生提笔为文之意。
    生命如流水,1986年春天我第一次见黄河、过黄河,至今已23年。诗言志,文抒情。以此文为载体,记录我关于黄河的所历所为、所见所思.感念已逝岁月中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交往于我的人们,蕴养人生元气.激发生命情怀……——题记兰州,盛夏,傍晚,与甘肃朋友晓东面对面坐在号称“甘肃第一船”的明珠号上,望着眼前滚滚而去的黄河水,我油然而生抒写黄河的情感。
    写什么题目?一开始,我想列“黄河东流去”。这是作家李准的书名,我小时候听过收音机的“小说连续播讲”。1938年,日本鬼子进军中原,黄河两岸烽火连天,溃退南逃的国民党军队扒开黄河花园口大堤,淹没了河南、江苏、安徽三省44个县,1000多万中原人民受灾。《黄河东流去》以此为背景,描写了黄河两岸儿女的深重灾难和英难壮举,后来荣获矛盾文学奖。
    这个书名既厚重,又含蓄,还抒情。黄河流淌千古,呼啸向东,自身饱经沧桑,也阅尽人间兴衰沉浮。任何定语、状语、副词、形容词都显苍白,唯有“东流去”后辍,令人遐思旷远,意味深长。这正是:千般滋味说不出,却道“天凉好个秋!”诗云:“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身边扮演!”正所谓也。
    “在九曲黄河的上游,在西去列车的窗口。
    是大西北一个宁静的夏夜,是高原上月在中天的时候……”为了写好这篇随笔,我先吟诵贺敬之这首《西去列车的窗口》,凝聚元气,激发情怀。生命贵在真诚,生活呼唤激情。当激情日渐消沉,元气萎靡不振,我们看到了虚假的深沉、浅薄的骄躁。当然,还有欲望汹涌澎湃,还有冷漠令人心寒……贺老这首诗,我初中时学过,也能背诵。这次在兰州至天水途中,同行的同志朗诵几句,引发我的共鸣。
    紧接着,景物更近,诗意更美:“一站站灯火扑来,像流萤飞走。
    一重重山岭闪过,似浪涛奔流……”这是一首内涵美、意境美、音律美的好诗。当然,在该诗分娩的那个年代,它还特别具有政治美、思想美、高亢美。
    朗诵着这样的诗句,你分明能看到黄河滔滔、九曲奔东,能看到车轮滚滚、碾碎时光,能看到明月朗朗、银河清浅,能看到山峰依依、重峦叠嶂,能看到流萤急急、奔走闪烁……明月清风本无价,好诗美文醉人心。读这等诗句,既明月朗照,又清风袭人,似啜甘露,如饮琼浆……现在,我和晓东就坐在黄河岸边,看黄河,喝黄河啤酒。
    这是九曲黄河的上游:甘肃兰州,黄河岸边,号称5464公里黄河上最大、最豪华的游船——“甘肃第一船,黄河明珠号”上。
    这是暮色渐起的时候:天际苍茫,大河奔流,流萤萦怀,清风徐来,美好的夏夜令人陶醉。
    黄河岸边,一位兰州老汉坐在马扎上看光景,上身穿黄色短袖军衬衣,下身却是大裤衩子,憨厚可爱。我与他搭话,问他凉不凉快,他并不回答,只是悠悠地笑,露出两排大板牙。
    船上所供啤酒,均冠以“黄河”名号:黄河大浪5元,黄河劲浪8元,黄河麦浪12元;还有黄河纯生12元,黄河王15元,黄河500罐装10元,黄河330罐装8元……这确实是一艘大船,高四层,观光、歌厅、餐饮、极限运动、手抓活鱼应有尽有,船舷上挂出红纸剪出的火球,喜庆红火。
    船上大书特书:黄河是中国人的骄傲,明珠是兰州人的骄傲。
    他们的广告词这样讲:三年内让“明珠号”成为甘肃名牌,五年内成为中国名店。
    四层既可餐饮,又是观光好去处。白餐桌,白凳子,顾客颇多,人声鼎沸。多有三三两两黄河女儿,对桌而坐,恬静说话,举杯饮酒,娟秀里透出豪情,不让青岛啤酒之乡女辈,真是不同寻常之风景。
    我们桌旁,有一男两女在喝酒、说话、磕瓜子。
    与之交谈,都是兰州人。黄河女儿凤眼长眉,娴静可爱,黄河儿郎红脸堂堂,耿直厚道。我们两桌合一,先是打牌,后是喝酒。我与晓东轮番与他们划拳、压指、剪子包袱锤,他们屡败屡战、屡战屡败,最后终于服输。
    P4-6 
  





上一本:拉封丹寓言诗全集 下一本:客家与华文文学论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黄河向东的作者是贾玉奎,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