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中国新文学批评文库丛书:重建我们的文学信仰


作者:贺仲明     整理日期:2014-08-16 01:18:33

本书针对当前中国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和重要作家作品,展开具有原创性的思考和批评。学术性是该书的主要特点,它不是情绪的宣泄和感性的抒发,更不是廉价的吹捧或无原则的詈骂,而是严谨的、学理的、力求全面和客观的剖析,是立足于问题本身的努力探究。该书还对一些基本的文学理论和思想文化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本书的内容涉及“文学本土性”、“文化批评”、“文学批评标准”、“文学经典”等热点问题,也探讨了“文学信仰”、“文学伦理”、“国民性批判”等前沿话题,并对莫言、张承志、韩少功、张炜、贾平凹、毕飞宇等重要作家作品进行了精神、思想和艺术分析。
  作者简介:
  贺仲明,男,湖南省衡东县人,1966年生。文学博士。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新文学评论》副主编。已出版学术著作《中国心像——20世纪末作家文化心态考察》、《一种文学与一个阶层——中国新文学与农民关系研究》等6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读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主持项目和获得奖励多种。
  目录:
  文学批评:心灵的对话——我的批评观
  第一辑文学的理论视野
  文学价值与本土精神
  文学批评:审美的视野
  论文学批评的自由品格
  关于新文学评价标准的思考
  论广阔的现实主义
  文学与生活关系再考量
  论当前文学研究的内部生态
  文化批评:方法还是目的?——对九十年代文学批评的一种反思
  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坚持
  文学经典的命运与文学的前景
  第二辑文学现象与思潮扫描
  当前中国文学到底缺什么?——以长篇小说创作为个案
  重建我们的文学信仰文学批评:心灵的对话——我的批评观
  第一辑 文学的理论视野
  文学价值与本土精神
  文学批评:审美的视野
  论文学批评的自由品格
  关于新文学评价标准的思考
  论广阔的现实主义
  文学与生活关系再考量
  论当前文学研究的内部生态
  文化批评:方法还是目的?——对九十年代文学批评的一种反思
  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坚持
  文学经典的命运与文学的前景
  第二辑 文学现象与思潮扫描
  当前中国文学到底缺什么?——以长篇小说创作为个案
  重建我们的文学信仰
  去批评化:对当代文学研究方法的思考
  论新时期知青小说的创作形态与文学史价值
  论新时期知青小说的精神特征与历史意蕴
  形式的演进与缺失——论90年代以来小说创作的技术化潮流
  黯淡的激情——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说中的浪漫主义
  论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的新趋向
  意识形态的回归——转型中的新世纪初中国文学思潮
  论底层文学的精神资源及价值选择
  论当前中国文学的女性化倾向
  第三辑 作家与思想
  乡村的自语:论莫言小说创作的精神及意义
  论张承志近期创作及其精神世界
  文化纠结中的深入与迷茫——论韩少功的创作精神及文学意义
  浪漫主义的沉思与漫游——论张炜《你在高原》
  犹豫而迷茫的乡土文化守望——论贾平凹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创作 
  毕飞宇创作论
  尖锐的撕裂与无力的唤醒——评陈希我的小说
  爱的“隐身登录”者——论黄咏梅的小说
  我们还会不会爱?——对于中国现代思想的一种反思 
  国民性批判:一个文化的谎言
  宽容与自我放纵——就《潘先生在难中》再谈知识分子道德问题
  后记
  





上一本:吹拂英伦的海风 下一本:丰子恺散文精品集:车厢社会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中国新文学批评文库丛书:重建我们的文学信仰的作者是贺仲明,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