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我的老班长”小曾


作者:徐勤     整理日期:2016-08-23 12:09:40

小曾,军营民谣的开创者和领军人物,坚守廿年不抛弃不放弃;小曾,走遍天涯海角义务歌唱十余年;小曾,两度穿上军装,当兵为的是更好地为兵服务。本书讲述的是著名歌手小曾成长的真实故事,对一个个怀揣音乐梦想的人是个激励。在第八十九个建军节到来之际,读小曾的故事,听他所演绎的军营民谣吧。书封上的二维码,可以搜索到那些动人的歌。 
本书简介:
  本书是一部当代纪实文学作品,记录了当代军营民谣的代表人物小曾的成长历程。作者通过当面采访和大量阅读资料,勾勒了当代著名军营歌手小曾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一个爱兵爱军为兵为军的年轻歌手的成长足迹,生动立体,感人至深。
  作者简介:
  几年前,就有很多人对我说:小曾,你这么多年坚持下来,应该对自己的过去做个总结。这其中,既有重视军营文化建设的军内外领导,也有大量热爱“军营民谣”的朋友们。
  目录:
  第一章/001
  赶上吃“轮饭”的小子/002
  没有围墙的“幼儿园”/003
  学校乐队的二胡手/005
  痴迷音乐的男生/007
  第一次离家出走/008
  高考名落孙山/009
  第一章/001 赶上吃“轮饭”的小子/002 没有围墙的“幼儿园”/003 学校乐队的二胡手/005 痴迷音乐的男生/007 第一次离家出走/008 高考名落孙山/009第二章/011 走进绿色军营/012 当上新兵连的教歌员/015 《新兵想家》感动军营/018 教导队出了个“音乐才子”/021 军中“小芳”/024 离开部队的那一天/026第三章/029 怀念部队和战友/030 在文化馆的日子里/032 一见钟情的姑娘/034第四章/037 政教系来了个艺术生/038 《我的老班长》点燃创作激情/039 首次提出“军营民谣”/041 “军营民谣”风靡全国/043第五章/047 再次南下广州/048 父亲的遗嘱/051 初涉广州娱乐圈/052 续写春天的故事/053 《兄弟情深》感动歌友/055 《军中绿花》创造音乐传奇/057 第一次在盗版盒带上签名/059 成立“老班长音乐工作室”/061 难忘2000年/063第六章/065 开始北漂新生活/066 在李向群生前部队当“兵”/068 世界屋脊青藏行/069 晕倒在演出的舞台上/071 不穿军装的“军营歌手”/073 一片冰心在玉壶/078第七章/083 军营民谣拿到了“出生证”/084 《解放军生活》专题报道《军营民谣十年》/086第八章/097 情系老山/098 向老山进发/099 麻栗坡来了位知名歌手/100 老山第一场演出/101 登上老山主峰/102 可爱的战士/104 与战士们交流/104 冒雨为战士们演出/105 不亚于一堂政治课/106 又有了写歌的冲动/107第九章/109 火车上的小曾迷/110 送给好朋友的生日礼物/111 南昌举办个人演唱会/113 海口接听歌友热线/116 在老山女兵的“木南驿栈”/117 风雨冰雪赶路忙/119 古都西安高歌“战友情深”/121 漂浮不定的“北漂”/122第十章/125 用歌声播撒爱心/126 招募“退伍兵增援突击队”/131 在龙泉村救灾的日子/133 与灾区小朋友过儿童节/136 为抗震救灾的战友们演出/138 妈妈,孩儿回部队了/143第十一章/145 献给部队的一份最好礼物/146 张学友买断《那盏茶》/149 唱不尽的军歌唱不尽的情/150第十二章/155 满怀激情《再唱老班长》/156 教师节为海科院师生放歌/157 到西藏摩步团体验生活/158 当上文山消防形象大使/162 献给医护工作者的歌/162 为王宏伟创作《我又看到你》/164 探访玉树地震伤员/166第十三章/169 在南宁分享艺术人生/170 扶植“军营民谣”新秀/171 《十五个兄弟》成为独立营的“营歌”/173 战士们眼里的小曾/175 为战士唱歌是我的义务/179 开唱不忘感恩“老班长”/181第十四章/183 走阿里/184 《高原兵歌》高原情/186 落泪写下《永远的老班长》/187 与“老班长”同台演唱/189 努力是我们普通人唯一的希望/190 “一排一班”背后的“高人”/191第十五章/195 挺进墨脱/196 病床上度过新年第一天/197 为了去前哨排演出/199 《墨脱阳光》唱出战士的誓言/200 为军嫂创作《墨脱新娘》/202第十六章/205 阎肃盛赞小曾为兵服务/206 一个军旅歌手的职责/207 送给高原战士的专辑/209 赴北疆边陲采风/211 走进岗巴营/221第十七章/225 好想有个家/226 感谢一路有你/228第十八章/233 永远的兄弟、战友/234 忠哥,生日快乐/235 我想去监狱看望崔英杰/236 华表奖颁奖典礼意外听到我的歌曲《战士》/237 《士兵突击》最大的遗憾/238 副市长曝《我的老班长》曾要了一条人命/239 妈妈,我再次实现了您的愿望!/240 沉默前言为军营而歌
  (代序)
  几年前,就有很多人对我说:小曾,你这么多年坚持下来,应该对自己的过去做个总结。这其中,既有重视军营文化建设的军内外领导,也有大量热爱“军营民谣”的朋友们。
  我知道,领导们这么说,是站在“军营民谣”对部队文化建设所起作用的角度,是对“军营民谣”的肯定。我也知道,朋友们这么说,是站在对我了解的角度,是对我的期望。
  无论从哪个角度,我都深深感激。
  二十多年前,我从一个普通的学生,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我无比的自豪。我忘不了我的第一首歌受到战友们欢迎,领导们肯定的那一刻。我想,我可以在部队为军营而歌(代序) 几年前,就有很多人对我说:小曾,你这么多年坚持下来,应该对自己的过去做个总结。这其中,既有重视军营文化建设的军内外领导,也有大量热爱“军营民谣”的朋友们。我知道,领导们这么说,是站在“军营民谣”对部队文化建设所起作用的角度,是对“军营民谣”的肯定。我也知道,朋友们这么说,是站在对我了解的角度,是对我的期望。无论从哪个角度,我都深深感激。二十多年前,我从一个普通的学生,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我无比的自豪。我忘不了我的第一首歌受到战友们欢迎,领导们肯定的那一刻。我想,我可以在部队为战友写一辈子,唱一辈子。但随着退伍,我却只能脱下心爱的军装,无奈地重新回到社会……可是,我从未忘记,我,曾经是一名军人。无论是否身着戎装,这二十多年来,我都从未停止过为兵写歌。无论雨雪风霜,我也从未停止过为兵表演。我热爱军营,无论在做什么工作,我都心系部队。我热爱战士,无论我身在何方,我都在为兵而唱。于是,我把这些被战友们广泛传唱的歌,起名叫作——“军营民谣”。在这二十年里,“军营民谣”给上百万的战友带来了欢乐,也使他们对部队的感情更加深沉。更多参加军训的莘莘学子,从“军营民谣”中了解了部队,爱上了军人。“军营民谣”更让无数的有志青年迷恋上军营,穿上橄榄绿,成了我的战友。能为军营文化建设做一些工作,是我的荣耀,更是我的责任。有人说,我是唯一走遍青藏线、川藏线各兵站,做义务慰问演出的歌手。我想说,这不是我的功劳,真的不是。是部队各级领导的支持,广大战友的信任,给了我这么多机会,能让我不断地圆为兵服务的梦。这份沉甸甸的感动,长久以来,深深地藏在我的内心深处;这份沉甸甸的感动,让我的心,和部队贴得更紧。我只有更加努力,为部队、为战友写出更好的作品,回报所有的支持与厚爱。部队也没有忘记我。终于,我重新穿上了军装。那天,我流着泪给母亲发去了一条短信:“妈妈,孩儿回部队了……”如今,“军营民谣”已经走过了整整二十年。这二十年来,军人的责任和荣誉感让我一路走来,无怨无悔。这期间,军内外的领导给了我巨大的支持,全国的战友和朋友们给了我无数帮助。记得一次在央视军事频道现场录制《军营大拜年》节目时,老艺术家阎肃老人对在场的所有人说:“为兵服务,战旗文工团的小曾是做得比较好的。”印青老师在全军中青年歌曲创作研讨会上也专门对我说:“‘军营民谣’是能够慰藉战士心灵的,你一定要坚持下去!”所以我想,我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军营民谣”的使命也还没有结束。我是一个普通的战士,过去是,今天是,明天还是。只要部队需要,我会一直写下去。只要战友需要,我会一直唱下去。战友的情谊,雪亮的钢枪,是我讴歌的对象;火热的练兵场,曾经的老营房,都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我希望,“军营民谣”能为我的战友带来更多的欢乐;我盼望,“军营民谣”能让更多的人爱上军营,投身部队;我祈祷,“军营民谣”能为部队文化建设哪怕多增一块砖,多添一片瓦;我期待,下一个二十年,我的部队一定会比今天更好。我想,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但是为部队服务、为战友歌唱却是永恒的。我会用手中的笔,继续描绘军营丰富多彩的生活。我会用歌声,让我的战友笑得更加阳光。为军营文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是我一生的梦想!我相信,明天,我们的部队一定会更加雄壮! “军营民谣”为什么能够长盛不衰——祝贺《“我的老班长”小曾》出版鲍庆 歌德曾说:“音乐能支配所有的东西,放射出不可言喻的感化来。”但改革开放后的年轻人、包括青年官兵,由于视野开阔、思想活跃、主观意志强,深受现代流行音乐表现方式的影响,对不符合自己审美要求和口味的歌曲是相当排斥的。在这种状况下,“军营民谣”却能够二十年长盛不衰,甚至成为一种独特的军营文化符号,这与她在关注角度、传播方式、内容题材,到所起到的作用等方面具有的独特性是分不开的。首先,“军营民谣”与以往传统军营歌曲的关注角度不同。军歌至少分“战歌”和“民谣”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而战歌,也就是传统军营歌曲的表现内容大都属于战场杀敌,表现形式上也是呈现出慷慨激昂。而民谣类的军歌则更多地表现军营日常生活和人物感情。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军营歌曲形式,也形成了独特的军营文化。“战歌”虽然能让人斗志昂扬,但是却不能囊括所有军营歌曲的范围。无论是训练场下,还是老营房前,甚至退伍离开部队,战士们更多的是需要一种心灵的慰藉。这和保持战斗力并不矛盾,而且可起到重要、不可替代的增强战斗力的作用。“军营民谣”通过独特的细腻和感人的旋律歌颂部队,表现军人的内心世界,满足了官兵这方面的需求。其次,“军营民谣”的传播方式完全是“平民”式的。军营歌曲的“传统”宣传方式,大部分是由上至下,统一宣传发动。但是“军营民谣”由于来自于基层,又回到基层,反映的也是官兵们内心最深处的柔软。因此,受到了广大官兵发自内心的喜爱。虽然没有大规模的宣传鼓动,也没有媒体集团的强力推荐,完全是靠战士们二十年来主动的口口相传,却能仍然长盛不衰,越传越广。最后,“军营民谣”在全社会成功地打造了军营文化软实力。“军营民谣”影响范围不光包括部队,对地方的影响力也是惊人的。无论是大学生军训,还是军事爱好者,很少有不知道《军营绿花》和《我的老班长》的。在我国大陆的绝大部分KTV,也都是绝对的保留曲目。很多年轻人就是听着“军营民谣”爱上了绿色,最终投身军营;还有更多的人通过“军营民谣”了解了部队,变成了拥军的一分子。甚至在一些周边邻国,也有为数不少的爱好者。这些歌曲的传唱,不光可以扩大军营文化影响力,而且起到了在全社会甚至在华人文化圈打造军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军营民谣”已经成功走过了二十年,她还要继续走下去。因为发展“军营民谣”,就是在发展军营文化。这不仅需要小曾的继续坚持,还需要更多人辛勤的付出和无私的支持。只有这样,“军营民谣”才能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为了战士、为了部队、为了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本:往来于故土之间 下一本:叙事策略与文本细读:莫言中短篇小说研究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我的老班长”小曾的作者是徐勤,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