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大德敦化:河南敦复书院落实中华美德的真实故事


作者:宵旰     整理日期:2016-05-28 15:09:35

是什么让王英杰在人到中年时,毅然放下如日中天的生意,斥资千万元,义无反顾地率领全家投入办学这项公益事业?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王英杰和敦复书院的故事吧。60个故事贵在真实,真正的社会正能量。全书图文并茂,大字排版,文质兼美。 
本书简介:
  王英杰,敦复书院创始人,开封市道德讲堂总堂负责人,开封市道德模范,河南省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河南省最美家庭标兵,河南省社科联先进工作者,河南省传承好家风的好妈好爸,中国助人为乐好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6年被聘为开封市“社会保障卡”形象大使。经商致富的王英杰不忘回报社会,先后投入数千万元,带领全家三代十多人建成河南省唯一一座公益性道德讲堂——开封敦复书院。“敦复”取自《易经》的“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意为敦厚忠实地复归正道。自创办以来,来自全国各地30多万人曾在书院接收传统文化熏陶和道德洗礼,其中大部分是青少年。大德敦厚,化育万物,敦复书院教育了很多人,改变了很多人,成就了很多人,也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花育人的基地。本书60个真实的故事,记录了王英杰从千万富翁到平民教育家,出资兴办敦复书院的故事,也记录了引导及襄助王英杰兴办敦复书院的父母、妻儿及义工的故事。老祖宗讲,遗金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遗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于冥冥中积阴德,以为子孙长久之计。本书所讲的是一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者、受惠者、习练者、践行者、追随者和传播者的故事。
  作者简介:
  河南开封人。国家工作人员,业余深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并身体力行,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王英杰,敦复书院创始人,开封市道德讲堂总堂负责人,开封市道德模范,河南省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河南省最美家庭标兵,河南省社科联先进工作者,河南省传承好家风的好妈好爸,中国助人为乐好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6年被聘为开封市“社会保障卡”形象大使。
  目录:
  敦复无悔:平民教育家王英杰的真实故事
  引子:从千万富翁到平民教育家
  第一篇家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父亲的故事
  故事1得饶人处且饶人,荷包蛋里报大恩
  故事2但求能救人,不怕血扑门
  故事3人善天不欺,粪坑救路人
  故事4真诚相劝慰,小偷也惭愧
  故事5仁者自无敌,匪首致敬意
  故事6吃亏是便宜,从来不抱屈
  故事7德不配位恐遭殃,奖金用于修学堂
  故事8时代不同了,恭敬心不改
  故事9街坊早年作恶,一生良心遭责
  故事10长者积德行善,终享五福临门敦复无悔:平民教育家王英杰的真实故事
  引子:从千万富翁到平民教育家
  第一篇家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父亲的故事
  故事1得饶人处且饶人,荷包蛋里报大恩
  故事2但求能救人,不怕血扑门
  故事3人善天不欺,粪坑救路人
  故事4真诚相劝慰,小偷也惭愧
  故事5仁者自无敌,匪首致敬意
  故事6吃亏是便宜,从来不抱屈
  故事7德不配位恐遭殃,奖金用于修学堂
  故事8时代不同了,恭敬心不改
  故事9街坊早年作恶,一生良心遭责
  故事10长者积德行善,终享五福临门
  故事11国共分两党,大义共担当
  母亲的故事
  故事12滴水之恩涌泉报,感恩相送二十里
  故事13爱国护家不畏死,智斗日本小鬼子
  故事14自己修行自己好,赠鞋结缘开封人
  故事15一念仁心起,土改划中农
  第二篇传承:秉持家风,正己助人
  故事16敬惜岗位擦道岔,奋勇争先被提干
  故事17青梅竹马两无猜,革命婚礼俭朴来
  故事18施恩不图报,助人永不悔
  故事19人有善感,天有福应
  故事20哪怕自己债累累,不忍毁掉欠账人
  故事21诚实守信河南人,无形资产真如山
  故事22澡堂救少女,洁身不沾泥
  故事23娘是金口,吃谁谁有
  故事24修桥补路为他人,爱去福来报自己
  故事25汶川地震遇灾难,带领全家去捐款
  故事26资助困难优等生,清白无私利他人
  故事27粮食自燃引反思,坚定信念办讲堂
  故事28贱卖产业办书院,千金散尽亦不悔
  故事29课堂哪怕只一人,矢志不移办学心
  故事30误解委屈浑不怕,终获认可喜泪飞
  故事31就算你是来蹭饭,笑脸相迎结善缘
  故事32鬼门关前不言弃,助人为乐不止息
  故事33精诚所至金石开,万里求学名师来
  故事34推心置腹怨结解,化解上访笑颜开
  故事35记者笔下李秀亭,助夫成德大智慧
  故事36甘苦相伴四十载,执子之手永不负
  故事37惜福爱物捡剩菜,表里如一不虚荣
  故事38苦辣酸甜存心间,传播文化效先贤
  故事39父母贴身小棉袄,深夜义务淘粪工
  故事40一大家人来办学,同心同德同协力
  故事41不义之财绝不取,网吧高价也不租
  故事42敬老孝亲有耐心,错过好戏待下回
  故事43怜贫惜弱传家风,正是王家好女婿
  第三篇弘扬:礼仪之邦,德化世风
  故事44传递善心传递爱,春风化雨百花开
  故事45退休局长献余热,一对老义工明星
  故事46义工小夫妻,敦复改习气
  故事47书院如家情意浓,源源不断感恩米
  故事48年近古稀副院长,激将赌进敦复堂
  故事49爱心寒梅似春雨,润育学员细无声
  故事50国学洗礼心灵,何惧深夜风雨
  故事51传统文化正能量,生活给予的奖赏
  故事52家庭破裂伤孩子,圣人面前勇忏悔
  故事53仁爱化冷漠,真诚开心锁
  故事54浪子回头金不换,改过迁善做楷模
  故事55饮水思源报亲恩,摆脱娇骄勤习劳
  故事56化解心头抑郁,家庭获得新生
  故事57传统文化成日课,从心开始转命运
  故事58高压强势女汉子,学习柔顺家和美
  故事59相由心生境随转,心病还需心药医
  故事60正己化人,实至名归
  附录敦复书院大事记
  后记前言引子:从千万富翁到平民教育家
  王英杰在开封,乃至河南,都颇有些名气。他是敦复书院创始人,开封市道德讲堂总堂负责人,开封市道德模范,河南省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河南省最美家庭标兵,河南省社科联先进工作者,河南省传承好家风的好妈好爸,中国助人为乐好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王英杰1953年出生于河南郏县城关,自小受良好家风影响,1976年被招到芦医庙车站当扳道员,后提干,任会计、劳动服务公司经理等职。1996年内退后开始做生意,凭着聪明才智和诚实守信,积累起丰厚资产。他致富后热心公益,修桥补路、帮贫济困,不断回报社会。然而在家族企业风生水起之时,他看到社会上一些有违中华文化传统的道德沦丧、精神滑坡、言行粗鲁、损人利己、家庭不和、邻里不睦等不良现象,深为传统文化的失落而痛心,他放下生意,说服家人,全身心投入义务办学。
  自2008年以来,王英杰出资数千万元,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精神”为己任,率领全家创办敦复书院,面向全国聘请优秀教师,为学员提供免费食宿,长期开办引子:从千万富翁到平民教育家
  王英杰在开封,乃至河南,都颇有些名气。他是敦复书院创始人,开封市道德讲堂总堂负责人,开封市道德模范,河南省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河南省最美家庭标兵,河南省社科联先进工作者,河南省传承好家风的好妈好爸,中国助人为乐好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王英杰1953年出生于河南郏县城关,自小受良好家风影响,1976年被招到芦医庙车站当扳道员,后提干,任会计、劳动服务公司经理等职。1996年内退后开始做生意,凭着聪明才智和诚实守信,积累起丰厚资产。他致富后热心公益,修桥补路、帮贫济困,不断回报社会。然而在家族企业风生水起之时,他看到社会上一些有违中华文化传统的道德沦丧、精神滑坡、言行粗鲁、损人利己、家庭不和、邻里不睦等不良现象,深为传统文化的失落而痛心,他放下生意,说服家人,全身心投入义务办学。
  自2008年以来,王英杰出资数千万元,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精神”为己任,率领全家创办敦复书院,面向全国聘请优秀教师,为学员提供免费食宿,长期开办社会主义道德公益讲座,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合格公民。敦复书院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实,与时俱进,教人在解决温饱之后修身自律、规范言行,教人诚信友善、感恩知足、克服恶习、远离邪念、服务社会、报效国家。
  知足难,知止更难。是什么让王英杰在人到中年时,毅然放下如日中天的生意,义无反顾地率领全家投入这项公益事业?源远才能流长,根深才能叶茂,犹如一棵参天大树,枝叶繁盛皆因根脉发达。王英杰的“根”深扎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
  习近平主席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王英杰和敦复书院的故事吧。父亲的故事
  王英杰父亲王丙兆十二岁那年到襄城县学照相,学徒三年、孝师三年后,十八岁的他回到家乡,在郏县县城开办了第一家照相馆。王丙兆性情豪爽,心地善良,家境也宽裕。他一直秉承古训,时刻不忘积德行善,在当地颇有仗义济困的名声。他以照相为生,不仅照出了世事百态,更照亮了闪光的一生。
  故事1得饶人处且饶人,荷包蛋里报大恩
  豫西地贫,上个世纪前期,土匪蜂起。战乱动荡的年代,给土匪横行提供了机会,而自古以来豫西人彪悍的民风也为其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从清宣统年间开始,这里的土匪已经开始萌动。进入民国,发展起来甚至有席卷中原之势。1937年,全省各类土匪有四十万。河南匪患严重,尤以豫西为甚。究竟严重到何等程度?据记载,农民下地干活儿,一手拿锄,一手拿枪,民匪莫辨,亦民亦匪。凡是男子,手里都有武器。这样的记载固然有些夸张,但也不是空穴来风。豫西匪患严重,一因地贫,二因山多,三因战乱。豫西土匪活动的规律是:每逢盛世则销声匿迹,一遇乱世便盗贼蜂起,深山密林遂成土匪滋生之摇篮。由于土匪太多,分布太密,老百姓没法生存,纷纷买枪买弹,反正我不杀你,你便杀我。
  解放前夕,王英杰一个姓冯的叔叔从许昌回老家郏县。许昌离郏县六十公里,那时候没有公共汽车,来回靠骑马或骑驴。许昌马站到襄县为一站三十公里,襄县马站到郏县又是三十公里。
  冯叔在回家的途中碰到一个穷老乡。对方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自称身无分文,乞求跟他结伴而行,还求他管口饭吃。冯叔多年在外做生意,为人豪爽,虽与那人素不相识,但看在老乡份上,出于同情,答应与之结伴,一路负责其吃饭和车马费。两人一路骑马到襄县马站,由于马站没马,他俩决定徒步走回郏县。中午,在给饭店付款的时候,冯叔未提防那人,从口袋里掏出了很多钱。那人一见,遂起不良之心,他谎称出去找厕所,其实是去买了一把尖刀掖在怀里。在离郏县十五公里左右的地方,那人看前后左右无人,拿刀从背后向冯叔照头砍来。冯叔是个练武之人,听得耳后有风,头一躲,一刀扎在左胳膊上,“啊”的一声大叫,胳膊上血流如注。冯叔身强力壮,多年行走江湖,见多识广,又有功夫在身,虽然受了点伤,但并无大碍,他三下五除二,将对方踹了个狗啃泥。那人翻滚在路边喘息,冯叔一把扯下那人的裤腰带,将他四肢反捆,扔在路边沟里,又用毛巾塞住他的嘴。确认这人逃不掉之后,冯叔撕破衣服,给自己做了简单包扎,然后一溜小跑,直奔王丙兆家。
  听了事情缘由,王丙兆马上去县大队(也就是当时县里负责治安的机构,相当于今天的公安局)报案。县大队队长是王丙兆的拜把子弟兄,他带着人赶到案发现场时,看到那个被捆的穷老乡还在路沟里躺着,直接把他带回来,扔进监狱,听候发落。当时办案子很简单粗暴,不像现在严格遵照法律规定按程序执行,往往是一点小错,就把人给枪毙了。因为当时王丙兆在县里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第二天县大队特意向他征求意见,询问姓冯的受害者想要如何处置行凶者。王丙兆想了想,劝冯叔说:“兄弟,要我说,得饶人处且饶人。你也没啥大碍,那人是个穷猴子,还不是饿急了,一念之差,见财起意。要不,饶过他这一回吧!”那个穷老乡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没想到在监牢里只待了一夜,就被放走了。临走时,他打听到是王丙兆帮他说了话,羞愧不已,对王丙兆千恩万谢,发誓再也不做那种见不得人的事。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
  1959年,王丙兆被划成右派。他被指派到山上照相。有一次,他在山里照相忙活了半天,中午时分已是饥肠辘辘,这时,有个人端着满满一大碗荷包蛋来找他。当时正值全国“大跃进”,大炼钢铁,粮食极度匮乏。王丙兆自忖,与这个人素不相识,自己又是右派,别人避之不及,他为什么会拿当时极其珍贵的鸡蛋送给自己?
  王丙兆又感激又纳闷,谢绝道:“兄弟啊,无功不受禄,这碗鸡蛋,我可受不起啊!”对方顿时泪流满面,说:“二哥(王丙兆在家里排行老二),您忘了我,我可忘不了您啊!您对我有救命之恩啊!我就是当年拿刀子扎老冯的那个人。十几年啦,我没有一天忘了您啊。每次进城,我都要到您的照相馆附近,朝里面望望,您在就看您一眼,您要是没在,我也在外面站站才走。我听说您这几天在俺家附近照相,特意把全村的鸡蛋都借来了,叫俺孩儿他妈给您做碗吃的。兄弟俺实在是无以为报啊。”最后,王丙兆“被逼着”把一大碗荷包蛋吃完,这个人才满意地走了。
  王英杰回忆说,父亲教育他:冤家宜解不宜结,对人要有宽容仁善之心,尤其对一时犯了错、也许伤害过我们的人,更要多一些宽容和慈悲。父亲还再三叮嘱他,以后出门带钱,千万不能外露,叫做“财不露白”,以免惹祸上身。
  故事2但求能救人,不怕血扑门
  过去,豫西农村没有专门的妇产医院,生孩子全靠接生婆凭经验帮忙。多数妇女在生头胎时会遭受很大痛苦,特别是遇到难产,若接生婆技术不到位,常问:“要大人还是要小孩?”主家遇到这种事,往往也是干着急没办法,运气好的能留住大人保住孩子,运气差的不是殇了大人就是殇了孩子,甚至是母子双亡,喜事变丧事,酿成家庭悲剧。正因如此,当时产妇生孩子被视为过鬼门关,有许多禁忌。包括忌讳在娘家生孩子,认为这会给娘家带来不吉利。产妇快要分娩时,也不许串门,若在串门时分娩,眼看要生在别人家里,邻居或亲友就往外撵人,故民间有“宁叫家里死口人,不叫血气扑了门”之说。若是产妇不得已外出,一时回不到婆家的,也要挣扎着离开亲友家,宁可在路上搭草棚分娩,也不可在亲友家生产。
  有一天,王丙兆外出上街,碰到一位临盆的孕妇,孕妇自知已经无法走回家了,自己和即将出世的孩子都处在生死未卜的鬼门关前。大街上人来人往,她用乞求的目光注视着每一位路人,然而人们都躲得远远的,生怕给自己家带来晦气。
  王丙兆发现后,二话没说,赶紧跑回家叫来爱人刘水莲,一起把孕妇带回自己家,请接生婆安排接生,又问清了产妇家的详细地址,派人去给她家人送信儿。孕妇生产后,他又和爱人照顾了半个月,才让孕妇的家人把她们母子俩接回家。后来,街坊邻居都问他:“二哥,你就不怕血气扑门啊?人家娘家人都不愿意亲闺女在自家生孩子哩,你倒是不忌讳!”王丙兆笑着回答说:“万物出于心,福田自己种,啥都比不上救人要紧。”
  《了凡四训》里有句话:“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故事3人善天不欺,粪坑救路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近些年,社会上有一种很不好的说法。关于路遇老人摔倒,到底扶还是不扶?引发了众多媒体的讨论。2014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还排了个《扶不扶》的小品节目,足见社会关注程度。为什么?因为“彭宇情结”作祟。
  2006年11月20日,一位老太在南京水西门广场一个公交站台等公交车,人来人往中被撞倒摔成骨折(事后鉴定为8级伤残)。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并告到法院索赔十三万余元。彭宇则称自己下车时看到老太跌倒,赶忙去扶她。2007年9月4日,法院一审认为事故双方均无过错,按公平原则,判彭宇给付受害人适当补偿共45876.6元。随后,双方当事人在二审期间达成和解协议,撤诉结案。这件事在社会上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大家惊呼“扶不起”。后来经常有报道老人倒地,路人无人敢管的事件。
  时光倒流至四十五年前,如果大热天的,一个人摔到了粪坑里,救还是不救呢?
  王英杰回忆,他们家当时临街而居,那个年代,居住条件较差,没有室内卫生间,多家共用一个公厕,是如今部分农村还保留着的旱厕。有一天,王丙兆去厕所,发现粪坑里掉进一个年轻人。心想:自杀也没有跳粪坑啊,估计是生病了,蹲厕所时昏倒的。他马上回家,叫上王英杰一起来救人。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英杰说,就一个字:“臭”!恐怕很多人一见都要呕吐半天,这个人浑身上下都是大粪蛆虫。父子俩顾不上脏臭恶心,把年轻人抬回家,赶紧打水冲洗。不晓得花了多少时间,也不记得用了多少水,年轻人总算给收拾干净了。等年轻人稍微好转后,他们问明家庭住址,赶紧给他家捎信儿,把他送回了家。原来,年轻人是吃了街上的肉杂烩,天热,食物变质,中毒了。
  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家属既没有来感谢,也没有讹人。王英杰说,在父亲和他看来,都觉得很平常。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他们根本没想过回报。





上一本:文明的阶梯 下一本:林徽因:最美人间四月天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大德敦化:河南敦复书院落实中华美德的真实故事的作者是宵旰,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