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中国当代短篇小说演变史


作者:段崇轩     整理日期:2016-04-22 15:18:58


本书简介:
  段崇轩*的《中国当代短篇小说演变史》主要辑录了作者段崇轩近年来从人类学批评视角出发,以跨学科方法进行文化遗产研究及文学人类学研究的相关学术成果。**部分“文化遗产研究”集中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理论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多为作者个人独立所见。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形态中隐匿的西方文字中心主义话语的揭示,既为作者反思的起点,也是作者研究文化遗产的重要思路,相关论文基本以这一有创新性的观点引领,对文化遗产的器物、图像、记忆、身体实践等领域展开了细致深入的研究。第二部分“文学与人类学研究”则聚焦于文学文本与文化文本的表述议题,贯穿族群认同、历史记忆与文化表述的考察线索,强调理论思考与个案分析紧密结合,也体现了作者在本领域进行探索的主要收获。
  目录:
  序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从“现代”到“当代”
  第二节四个时期两次高潮
  第三节小说家族中的“骄子”
  第四节“短篇观”的演进
  第二章“一体化”文学时期(亚949一1966)
  第一节概论:“乌托邦”文学的兴与衰
  第二节革命战争文学的“应运而生”
  第三节农村题材小说的“独尊”和模式化
  第四节工业题材创作的“力挺”与贫弱
  第五节社会人生探索小说的生生不息
  第六节新编历史小说的昙花一现
  第七节周立波:熔民族形式与个人风格于一炉
  第八节赵树理:大众化文学道路上的艰难跋涉序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从“现代”到“当代”
   第二节 四个时期两次高潮
   第三节 小说家族中的“骄子”
   第四节 “短篇观”的演进
  第二章 “一体化”文学时期(亚949一1966)
   第一节 概论:“乌托邦”文学的兴与衰
   第二节 革命战争文学的“应运而生”
   第三节 农村题材小说的“独尊”和模式化
   第四节 工业题材创作的“力挺”与贫弱
   第五节 社会人生探索小说的生生不息
   第六节 新编历史小说的昙花一现
   第七节 周立波:熔民族形式与个人风格于一炉
   第八节 赵树理:大众化文学道路上的艰难跋涉
   第九节 沙汀:从“讽刺”到“歌颂”的“过渡”
   第十节 茹志鹃:抒写“革命时代”的一脉温情
   第十一节 王愿坚:“微雕”革命战争“诗史”
  第三章 极“左”、阴谋文学时期(1966—1976)
   第一节 概论:“沉沦”与“觉醒”
   第二节 “文革”短篇小说的三种写作模式
  第四章 变革和创新文学时期(工977一工989)
   第一节 概论:从“中心”到“边缘”
   第二节 “新启蒙”思潮的强劲复兴
   第三节 农村小说的勃兴与分流
   第四节 “寻根小说”的异军崛起
   第五节 现代、先锋小说的“艺术革命”
   第六节 “新字号”小说的潮起潮落
   第七节 王蒙:现实情怀与文体“探险”
   第八节 汪曾祺:抒情文化小说的传承与再造
   第九节 高晓声:在精英、农民与智者之间
   第十节 林斤澜:苦心经营“怪味”文体
   第十一节 蒋子龙:工业题材创作上的“峰巅”
  第五章 多元化文学时期(卫989—2009)
   第一节 概论:消沉中的坚守与新变(1989—2004)
   第二节 世俗社会中的上下求索(2005—2009)
   第三节 “底层文学”的持久不衰
   第四节 乡村小说的扩展和式微
   第五节 城市文学的成长与壮大
   第六节 “女性写作”的别样风景
   第七节 古典小说写法的承传和创新
   第八节 史铁生:困境中的梦想与探寻
   第九节 韩少功:思想、文体驱动下的“先锋”写作
   第十节 铁凝:人生中的“短篇”短篇中的“人生”
   第十一节 刘庆邦:写实与诗化的双重变奏
   第十二节 毕飞宇:精心营构情感之诗
  主要参考文献.
  附 中国当代短篇小说纪事
  后记





上一本:神山奇迹:一个偏远山村变身绿色硅谷的故事 下一本:改革开放以来生态文学创作研究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中国当代短篇小说演变史的作者是段崇轩,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