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赵树理与阳城


作者:赵魁元     整理日期:2016-03-08 11:05:06

1.内容翔实、娓娓道来。
  2.语言朴素,真人真事,读来有趣、有味、有感。
  3.赵树理讲述与老友的故事,老友讲述与赵树理的故事。
  
本书简介:
  赵树理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都在阳城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本书从3个方面,9个故事、7篇研究成果,展现了赵树理担任中共阳城县委书记处书记期间,坚持党的实事求是原则,为农民的利益鼓与呼,成为农民的代言人的历史记忆。
  作者简介:
  赵魁元,历任山西省泽州县县长、县委书记,中共晋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2006年任中国赵树理研究会常务副会长,2011年担任中国赵树理研究会会长。代表作品有《市场创造论》。
  目录:
  辑一赵树理与阳城/001
  忆王春同志赵树理/003
  致邵荃麟赵树理/005
  新食堂里忆故人赵树理/009
  在阳城业余作者座谈会上的发言赵树理/012
  高级农业合作社遗留给公社的几个主要问题赵树理/014
  致陈伯达(二封)赵树理/018
  公社应该如何领导农业生产之我见赵树理/023
  回忆历史认识自己(节选)赵树理/029
  辑二阳城人民忆赵树理/033
  赵树理是怎样成为作家的王春/035
  赵树理与王春田澍中/038
  赵树理在阳城潘光亮/047
  岩山人永远怀念赵树理郭一峰/060辑一赵树理与阳城/001
  忆王春同志赵树理/003
  致邵荃麟赵树理/005
  新食堂里忆故人赵树理/009
  在阳城业余作者座谈会上的发言赵树理/012
  高级农业合作社遗留给公社的几个主要问题赵树理/014
  致陈伯达(二封)赵树理/018
  公社应该如何领导农业生产之我见赵树理/023
  回忆历史认识自己(节选)赵树理/029
  辑二阳城人民忆赵树理/033
  赵树理是怎样成为作家的王春/035
  赵树理与王春田澍中/038
  赵树理在阳城潘光亮/047
  岩山人永远怀念赵树理郭一峰/060
  赵树理与阳城人民潘小蒲/068
  我把赵树理的形象搬上了舞台郭一峰/074
  求实典范陈天圣/081
  我与赵树理因戏结缘栗守田/093
  阳城剧团唱响太原誉三晋陈天圣/104
  辑三《赵树理与阳城》课题研究/111
  《赵树理与阳城》课题研究笔记赵魁元/113
  赵树理在“大跃进”中董大中/123
  太行山中话赵树理新华社记者/132
  1959年冬天的赵树理陈徒手/134
  大连会议上的赵树理(节选)陈为人/140
  我与赵树理先生的邂逅裴余庆/148
  探访灵泉洞刘长安/162
  忆王春同志
  赵树理
  王春同志和大众文艺的关系有十九年之久。在这样长的时间内,他又不是专业文艺工作者,自然不是每天管这件事,但也不曾因非本业而忘怀,所以又常常管点事。在这十九年中,他在这方面所作的事,不是我这一篇短短的小回忆所能容纳的。我在这里只举几件事做为例子。在1933年,他读了我半篇未完成的通俗小说(以反映阎锡山搜刮山西的财力人力造成地方的混乱为主题),引起他提倡大众文艺的动机,写了一篇理论性的文章说明其重要性,但以当时山西没有进步的报刊,终于没有找到发表的机会。自那时起,他的兴趣就引到这一方面。
  抗日战争开始后(1939年),他得到了个编小报的机会,就约我去编副刊(报名《黄河日报》路东版、副刊名《山地》),便把多年的理想化为事实——其中形式上鼓词、快板、童谣、故事等无所不包,而总的政治内容以发动人民抗日、揭穿阎锡山反共反民主的阴谋为范围。那时的小报与任何报纸的面貌都不一样,贴在各县城的街道上,凡认得字的都愿看看,往往弄得路为之塞。在1944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①传到太行山以后,王春同志更加注意了普及工作。到了1946年,太行山的文艺界往往说我们有门户之见,王春同志便将延安所出之《解放日报》和能搜罗到的几份地方报上登载的合乎大众化的短篇小说选了三个集子,以证明提倡并实际写大众化文艺作品的人都是不谋而合的,而绝不是我们要在一处山地里树立什么门户。这种工作乍看来似乎很平常,而实际上则是把好几年来《解放日报》、各地方报上的文艺作品都过一下目才能决定。在做的时候,因为不是岗位工作,不能占工作时间,需在业余挤时间来做,又无编辑费之类的个人报酬,是件比较苦的事。大众文艺,只是他注意力集中的一个部分,实际上他全面关心的是大众文化,这方面我也举个例:前几个月,他着手编大众字典,往往面对着一个字坐夜,好像一个老和尚坐在那里参禅悟道;有时候则乱打电话找人问计——“老赵,一点两点的‘点’字怎么解释?照几何学上的定义讲,大众不懂;离开那个讲,又错误……词性又很不统一:一点、两点,重点、要点,优点、缺点……点头、点句、点豆腐……点缀、点心……算了,算了,究竟分几义,让我慢数。请你给我出个主意,用什么词汇来解释?”已著成的文稿,看来果然浅显易懂,各尽其义,的确是群众学文化一部很好的工具书,可惜才著到一半他就病故了。
  这些印象数起来是数不完的,容我以后有工夫再给他写个详细的传记吧!
  (原发表于1952年3月25日北京《新民报》,选自《赵树理全集》第4卷,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①《讲话》于1943年9月正式发表于延安《解放日报》。
  赵树理是怎样成为作家的
  王春
  赵树理同志的作品大家爱读,因此大家也都想知道赵树理同志的经历和生活这一两年来,介绍赵树理生平的文章出现过好多篇,但可惜都是依据了一些传闻和想象,不合事实的地方非常多。比如有人说赵树理是吹鼓手出身,有人说是混过戏班子的,还有其他等等。其实这些都是谣传。
  赵树理是山西沁水县人。他的家庭,并不是吹鼓手,而是一个贫农家庭。这个家庭和他生长的农村环境,给赵树理同志带来了三件宝,保证他一辈子使用不尽:头一宝是他懂得农民的痛苦。他家原先种着十来亩地,但地上都带着笼头,就是说指地举债,到期本利不齐,债主就要拿地管业。从有他到抗战开始的三十年间,他的家和他自己是一直呻吟在高利债主的重压下的。被债主扫地出门的威胁,他经过。不得已几乎卖掉妹妹的惨痛,他经过。大腊月天躲避债主的风寒,他受过。总而言
  之,他是穷人,他是穷人的儿子,他真正知道农民的艰难是什么味道。懂得农民自然也就是懂得地主,懂得农民的经济生活,知道农村各阶层的日子都是怎样过着的。第二宝是他熟悉农村各方面的知识、习惯、人情等等。他的父亲除了种田,还以编簸箕,治外科、诌扯奇门遁甲等为副业;《小二黑结婚》里的“二孔明”,在迷信与强调弄钱这两点上,就是取的他父亲的影子。但不管怎样说,这位聪明的父亲,确是精通农村“知识”的:从有用的缠木杈、安镰把,到迷信的掐八字、择出行,无不知晓,无不告诉给他。赵树理自己上村学,放过牛驴,担过炭,拾过粪,跟着人家当社头祈过雨,参与过婚丧大事,走过亲戚拜过年,总之是他在农村实顶实活了那么大,再加上他父亲遗给的那些“知识”,他就算得是真正熟悉农村了。第三宝是他通晓农民的艺术,特别是关于音乐戏剧这一方面的。他参加农民的“八音会”,锣鼓笙笛没一样弄不响;他接近唱戏的,戏台上的乐器件件可以顶一手;他听了说书,就能自己说,看了把戏就能自己耍。他能一个人打动鼓、钹、锣、旋四样乐器,而且舌头打梆子,口带胡琴还不误唱。有多少次群众大会,碰上了他这种表演,使得人民情绪高扬到十分。他的这三件宝:极度高涨的农民求解放的义愤,非常丰富的农村生活的知识,熟悉与爱好农民艺术的热忱,就是他后来创造作品的不尽源泉。
  赵树理也不是混旧戏班子出身,他其实连一天旧戏班也没有真正混过,他是学生出身,山西省立长治第四师范学校初中毕业。他是新文艺的爱好者,写过新诗、新小说,着实努力学习过欧化。但是从学校出来以后,他的创作思想变化了,他说要使文艺为群众接受,非通俗化不可。转变过程是这个样子的,1926年上半年,卷在大革命浪潮里的山西青年学生,还在唱打倒军阀的歌。不说就明白,山西的军阀当然就是阎锡山,应该打倒。可是不久变了,阎锡山竟自称为“革命军的第三个总司令”。再也“不是军阀”了。反回头便大捉“反革命”的共产党。赵树理不得不跑,跑来跑去,第二年终于被捕了,受审、坐牢,出来以后,还是东奔西走,有时就靠写一点小文章维持生活。在这几年中,他一面和文艺青年来往,一面和农村老百姓接触他从这两方面的文化生活的对比上,看出了新文艺还是停留在少数知识分子中间,而广大人民呢,和新文艺一点不发生关系,还被制造愚昧的封建迷信、武侠、淫荡等等读物笼罩着。许多文艺作者不屑去理他们,他们也攀不着文艺的门槛。他于是开始提倡给农民写东西,提倡通俗化。可是没人响应他,也没人指导他。直到抗战以后,在共产党的培养下,他的作品才算是找到了出路,有了出版机会,送到了群众手里。
  赵树理同志的作品大家都在看,不去讲了。他同时又是多才多艺的,能写字下棋,还会画几笔山水画,也能刻图章,爱好工艺小创造。还能耍把戏,讲笑话,只要他一在场,管保男女老少通夜不散。他能够接近群众,不只是他的感情和群众一致,也不只是他懂得群众最多,这些艺能实在也帮助他不少。有一次,我曾经和他一路到过黎城的宋家庄,灾荒年间,简直找不上个吃饭处;恰好磨盘上有人玩乐器,他去了,一个人敲动四五样家伙,连打带唱,霎时聚下半村人;乘机把度荒自救的道路讲演一番,居然说得垂头丧气的老百姓眉开眼笑,收下粮票,款了饭,都准备设法去生产。
  赵树理同志是值得学习的,学习他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学习他为群众服务的热忱,学习他那种取得多才多艺的学习精神,学习他对群众艺术爱好的活泼风趣。看他的作品,学习他的文章,当然更是应该的事。
  (原载1949年1月16日《人民日报》)
  





上一本:当我们从路人变成爱人 下一本:闪念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赵树理与阳城的作者是赵魁元,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