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放尔千山万水身


作者:张晓风     整理日期:2015-12-27 20:29:45

张晓风旅行美文全彩典藏
  近50年华语文学*温柔的一支笔,入选教材*多的当代作家
  身未动,心已远
  细说旅行的柔软时光,发现更美的世界
本书简介:
  本书是张晓风首部旅行美文集,由作者亲手精选各时期的旅行散文,部分篇章在大陆首次出版。
  数十载的人生阅历遇上壮丽河山,会激发出怎样的感慨和共鸣?作者以稳健的步履踏遍万水千山,以敏感的内心体察异域风物。在行走中,寻回被时间吞没的喜乐和伤痛,看见今人在古老年代投下的影子。作者用淡然温暖的笔触告诉你,这或许并非是一场旅行,而是归返每一个人的心灵家园。“放尔千山万水身”,让本属于千山万水的我们回归到千山万水中去吧。
  作者简介:
  张晓风,原籍江苏铜山,在大学任教,同时笔耕不辍,是华人世界*重要的散文家之一。代表作有《在地毯的另一端》《你还没有爱过》《从你美丽的流域》等。张晓风的散文淡然平和,而内在深沉广阔,富于哲思,兼具浓厚的文化情怀。余光中称赞其文笔“扬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而即使在柔婉的时候,也带一点刚劲”。张晓风的散文兼具知性与深情,从寻常小事切入,点绘宽广的人生与大千世界的奥妙,堪称当代华语文学“*温柔的一支笔”。
  目录:
  **辑:山长水远
  到山中去
  归去
  坠星
  好艳丽的一块土
  远程串门子——记尼泊尔之游
  交会
  山事、
  第二辑:情之所至
  愁乡石
  不是游记
  何厝的番薯田
  留言板
  等车及其他
  常常,我想起那座山**辑:山长水远
  到山中去
  归去
  坠星
  好艳丽的一块土
  远程串门子——记尼泊尔之游
  交会
  山事、
  第二辑:情之所至
  愁乡石
  不是游记
  何厝的番薯田
  留言板
  等车及其他
  常常,我想起那座山
  画中人
  情冢——记印度阿格拉城泰姬玛哈陵
  第三辑:人物
  呆人呆话
  我不知道怎样回答
  冬来好酒酿几坛
  用地谈来记忆
  第四辑:风物
  湖畔的飘绵
  千手万指的母亲
  承受**线晨曦的
  那部车子
  丝路,一匹挂红——夜读“丝路之旅”有感
  夜诊
  第五辑:方物
  问名
  蓝水手
  第六辑:倾出古锦囊
  衣履篇
  遇
  地勺——记达尔胡以及湖所在的克什米尔
  不买票的蝴蝶
  路
  西湖十景
  他们都不讲理
  一人泉
  放尔千山万水身这一支笔能写景也能叙事,能咏物也能传人,扬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而即使在柔婉的时候,也带一点刚劲。
  ——余光中
  女性擅写性灵文字。一情一景一细一节,都能化出万千情思满腹感慨。
  ——素素
  晓风的智能是一种洞悉与悲悯的智能,她的爱是一种执着与坚毅的爱,她的同情是一种无私与绵远的同情,她的力量,是一种收敛自如的光芒。
  ——席慕容序:人生,分明也是一部旅游纪录
  香港北角,三月天,周末,香港笔会邀宴。满座鸿儒,我举起晶亮的杯子,隔着艳艳且酽酽的葡萄红酒,和宾客言笑宴宴。香港的笔会,我本来无资格参加,我是台北笔会的,但当时我正在港大任驻校作家,潘耀明先生便邀我前来短讲,使我有机会加入盛会。而且那天刚好是我的生日──这是我七十三年来**次没跟家人一起过生日,却意外地跟一屋子才俊同欢,内心难免窃喜。
  就在这时候,中华书局的编辑于先生跟潘耀明一起来了,我“居安不思危”,没顾到自己手上做不完的工作,居然就满口答应拿出一本“旅游文学选”来。我当时也不知自己究竟写了多少跟旅游有关的作品?而且,什么叫旅游文学?一时也觉定义困难。狭义的旅游文学应该长得像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吧?但是:
  苏东坡遭贬到湖北黄州,研发出“黄州红烧肉”(很可能为了省钱,也加入了山笋),这道美食的说明,算不算旅游文学?
  秦少游的词《踏莎行》,写明了“郴州旅舍”,那里面无端的妙问:“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全然写情,算不算旅游文学?
  孔夫子立于川上,见到直奔天涯的水流,喟然而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那种对时间的哲学思维,算不算旅游文学?
  耶稣远赴耶路撒冷,望着这屡遭敌人侵占的故城,曰:“噫!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我亟欲聚尔之子女,覆而翼之,如母鸡之翼小鶵,奈尔不从!”这悲天怆地的哀号,算旅游文学吗?
  杜甫的泣血之作“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读来虽不能令人赏心悦目,却的确是他人在旅途中,写的也的确是旅途中的情──悲情。读者可能不预期让自己读到这么沉重的文字,读者要的可能只是愉悦的卧游,加上浅浅的思悟……。
  好在,中华书局说,可以,一切从宽定义,作者说了算。我当时又想,这一切选录都请助理去做,反正什么算旅游,什么不算旅游,应该也不难分辨。
  不意“判断”一事,原来十分不易,助理虽也帮了忙,紧要关头自己还是必须亲力亲为的。
  这一来,竟花了四个月的时间。选文的方法,是把自己五十年来的散文全搬出来,有些扔到什么老书架上去了也不知道,必须一番好找。有些绝了版,只好到别的选集里去把它找回来。人还活着,整理文稿就已经如此艰难,一朝死了,大概就更麻烦了。
  出版社的构想是出一本十万字的书,多请几位作者共襄盛举,形成一系列壮观的套书。我选着选着,发现自己写过的游记竟已远超过十万字。于是,重订方针,只选早期作品。为了让有研究精神的读者知道来龙去脉,我在卷首注明“某篇”出于“某书”。而「某篇」出于“某书”的背后还有点曲折,那就是“某篇”往往不全选,只选其中和旅游有关的心得。好在散文不像小说,是可以局部呈现的。
  为了平衡一下“太多早期作品”的形势,我又加选了一篇中期作品和近期作品,这两篇是《放尔千山万水身》和《山事》,前者是2001年写的,后者则到此刻尚未发表。
  在整理旧作的过程中,我恍然有悟,觉得人生一世,分明也是一部旅游记录。天地不过一逆旅,时间不过一过客,而我们人类,不过是一介小童,拉着“时间妈妈”的裙角,悄悄随行。一边在千岩竞秀中目不暇接,一边不知不觉就老去了。
  三十年前,我算是热衷旅游的人。有时带孩子去,理由是他们小,应该让他们见识见识世界。有时带老母亲去,理由是母亲来日无多,难得她仍有出游的雅兴,理该把握时机带她出去走走。夫妻当然更当偕游,我们是订下盟约一世同行的人。自己一人也当独游,毕竟人也要对自己厚道一点……。不过后来,大约十五年前,因为世界碳量猛增,旅游便有了罪恶感。所以,平常都在杂志中卧游,在电视机前坐游,实际的旅游就只靠开会之便顺便游它一下。像南极,能深夜灯下看摄影集中远方的万年积雪,已可谓至福,自己亲征,就不必了──也因此,用游记来代替一部份自己的旅游,好像也是不错的。
  *后,要谢谢香港的中华书局的大度,允许广州的花城出版社发行本书的简体字版单行本,也允许台湾的九歌出版社发行正体字版单行本。
  今春去茶园,有人送了我一个小装饰品,饰品用一炼串两物,一头是红澄澄的陶土柿子,另一头是未剥壳的陶制花生,上书“‘好柿’会‘花生’”,谐音“好事会发生”(闽南人说普通话念“发”为“花”),令人莞尔。出此书,对我而言大概是发生了好事,不过,对读者是不是好事──这倒是我很想知道的。





上一本:中国现当代文学系列: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下一本:世界文学名著系列:瓦尔登湖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放尔千山万水身的作者是张晓风,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