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巴金精选集


作者:巴金     整理日期:2015-11-27 19:05:08

★我国文学界有“鲁郭茅,巴老曹”的说法,其中“巴”,就是指巴金。巴金以描写家庭生活为主的长篇小说,与茅盾、老舍的中长篇小说一起,构成了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中长篇小说的艺术高峰。
  ★真与善是巴金文学思想的核心。他提倡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他的作品,既有反映时代特点的历史价值,又具有超越时代的文化与思想价值。1983年,法国总统密特朗访华,期间在上海展览馆宴会厅授予巴金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勋章,认为他“是当代世界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自由、开放与宏博的思想已使他成为本世纪伟大的见证人之一”。
  ★本书是巴金先生最高创作成就的集合。《憩园》被评论家认为是巴金作品中最好的一部,香港文史学家司马长风曾如此说:“论谨严可与鲁迅争衡,论优美则可与沈从文竞耀,论生动不让老舍,论缱绻不下郁达夫,但是论艺术的节制和纯粹,情节与角色,趣旨和技巧的均衡和谐,以及整个作品的晶莹浑圆,从各个角度看者恰到好处,则远超过诸人。”《寒夜》是巴金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晚年的《随想录》《再思录》为他赢得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的赞誉。★购买此书的读者还喜欢:朱自清精选集张承志精选集郁达夫精选集沈从文精选集鲁迅精选集刘震云精选集林海音精选集郭小川精选集丁玲精选集曹文轩精选集梁实秋精选集史铁生精选集铁凝精选集陈忠实精选集戴望舒精选集顾城精选集周作人精选集萧红精选集汪国真精选集阿城精选集林徽因精选集白先勇精选集冰心精选集徐志摩精选集★更多关注:世界文学经典:用最宝贵的时间,读最有价值的书
本书简介:
  “世纪文学经典”精装书系,华文20世纪名家荟萃,读者和专家共同评选,名作汇聚,学者作序,宜读宜品宜藏。
  本书收入的是巴金后期小说代表作《憩园》《寒夜》及《随想录》《再思录》中的精彩篇章。
  《憩园》创作于1944年,缘于作者在抗战期间两次回到成都老家所得的印象,可看作是“激流三部曲”的续篇,讲述的是大家庭败落以后的事情。文学批评家李广田读了《憩园》之后说:“巴金的《憩园》是一本好书,在我所读过的巴金作品中,我以为这是*好的一本。”
  《寒夜》完成于1946年,讲述了青年知识分子汪文宣和曾树生夫妇在国难家困环境下的人生悲剧。《寒夜》代表了巴金在小说写作上的**艺术成就,尤其是在心理描写上达到很高的境界。
  巴金晚年的散文随笔集《随想录》《再思录》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深挖了国人灵魂中的奴性。这部“遗嘱”一般沉重深刻的“忏悔录”,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找回了久已失落的社会良知,在当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作者简介: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是“五四”运动以来*有影响的作家之一。
  巴金出生在四川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幼时接受私塾传统文化教育,1920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读书期间,在“五四’新潮思想影响下,加入进步青年组织“均社”。1925年毕业于南**南大学附中。1927年初赴法国巴黎求学。在法期间,一方面大量阅读西方哲学和文学作品;另一方面,时时关心着中国,开始写作。1928年底回到上海,开始从事文学编辑与创作,之后陆续发表了“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一系列奠定文学地位的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巴金和靳以主办大型文学刊物《收获》,并担任主编。1960年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文革”期间遭受残酷迫害。“文革”结束后,巴金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直至逝世。
  目录:
  燃烧的心朱育颖
  小说编
  憩园
  寒夜
  随笔编
  随想录
  怀念萧珊//把心交给读者//怀念老舍同志//小狗包弟//我和文学//说真话//赵丹同志//悼念茅盾同志//现代文学资料馆//十年一梦//怀念鲁迅先生//未来(说真话之五)//解剖自己//知识分子//愿化泥土//我的哥哥李尧林//我的名字//我的日记//我的噩梦//我的老家//再忆萧珊//“从心所欲”//“文革”博物馆//怀念胡风/
  再思录
  怀念从文//向老托尔斯泰学习//*后的话//《随想录》合订本新记/
  目录:
  燃烧的心朱育颖
  小说编
  憩园
  寒夜
  随笔编
  随想录
  怀念萧珊//把心交给读者//怀念老舍同志//小狗包弟//我和文学//说真话//赵丹同志//悼念茅盾同志//现代文学资料馆//十年一梦//怀念鲁迅先生//未来(说真话之五)//解剖自己//知识分子//愿化泥土//我的哥哥李尧林//我的名字//我的日记//我的噩梦//我的老家//再忆萧珊//“从心所欲”//“文革”博物馆//怀念胡风/
  再思录
  怀念从文//向老托尔斯泰学习//*后的话//《随想录》合订本新记/
  创作要目朱育颖
  (本书目由陈骏涛、朱育颖选定)
  前言燃烧的心
  朱育颖
  巴金是一个将热情、追求和艺术精神融为一体的作家,他像勇士丹柯一样,燃烧自己的心来照亮别人,穿越了20世纪的历史风云,为文学,为生命,为灵魂,做出丰富的注解。他的真诚,他的忧郁,他的反思,无不表现出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时代的良知。
  ……
  《憩园》和《寒夜》是巴金*为成功和*有深度的作品,也是在中国现代小说创作中真正承传鲁迅精神的佳作,关注的仍然是“家”的破裂与生命的毁灭。燃烧的心
  朱育颖
  巴金是一个将热情、追求和艺术精神融为一体的作家,他像勇士丹柯一样,燃烧自己的心来照亮别人,穿越了20世纪的历史风云,为文学,为生命,为灵魂,做出丰富的注解。他的真诚,他的忧郁,他的反思,无不表现出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时代的良知。
  ……
  《憩园》和《寒夜》是巴金*为成功和*有深度的作品,也是在中国现代小说创作中真正承传鲁迅精神的佳作,关注的仍然是“家”的破裂与生命的毁灭。
  《憩园》既是一部探索人生和人性的精美之作,也是一曲浸透人事沧桑之感的挽歌。小说以一座易主的花园为中介,把享用祖宗遗产的两个家庭的离合悲欢连结到一起,并以作家黎先生这一人物作为故事叙述者,把众多的生活片断加以连缀,现在的故事与过去的故事交织并行,在展现公馆新主人姚国栋的家庭生活时,叙述了公馆旧主人——败家子杨梦痴人生堕落的经历。憩园中的女主人万昭华心地善良、坦诚,生活在“家”狭小的空间里,成了憩园内雅致的摆设,像折断了翅膀的鸟儿,无力挣脱环境的桎梏,异常苦闷却又掩藏心底。小说对杨、姚二家“传财不传德”的家风给予针砭,解剖了古老中国那种福荫后人、“长宜子孙”的大家庭模式的弊端。杨家花园的易主与高公馆的败落一样都因内部的腐败而造成,这部小说正如巴金所说是高家的“冬”。巴金擅长营造压抑、悲怆、忧郁的气氛,把我们导入特定的环境,《憩园》中那座陈旧、寂寞的花园,就是一个带有感伤气息的意象,通过“憩园”里的眼泪、微笑和叹息,表现出弥漫在一个时代的悲凉氛围,把家的毁灭,生命的脆弱、短暂、无常,表现得刻骨铭心。
  《寒夜》是巴金*后一部长篇小说,尽管没有《家》的影响大,却是其小说创作的**之作,它与“激流三部曲”、《憩园》并列,是巴金一生*喜欢的三部作品。如果说《家》所描写的封建礼教的吃人,还只是巴金对鲁迅创作的一个回应,那么在他后期的《寒夜》里,则打破了传统的家庭模式,关注“五四”思潮影响下建立起来的现代家庭,把鲁迅在《伤逝》中提出的“娜拉走后怎样”的思考更加推进一步,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的结合。
  《寒夜》有别于《家》《憩园》写大家庭在时代转换中的崩溃,着重写了小家庭在社会磨难中的破裂。这部小说里的男女主人公曾有着共同的志趣,都是在“五四”新文学的激励下走上理想主义道路的。汪文宣忠厚老实,谨慎懦弱,面对上司的刻薄、家庭的不和,他身患重病,忍气吞声,结果遭遇的是被解聘与妻子的背弃,他在抗战胜利的日子走完悲剧的人生道路。曾树生的性格较为复杂,独树一帜,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主体意识和个性解放思想的女性。她不甘于传统女性的角色,婆母的逼迫、丈夫的失业、生计无着、家庭失和,这些都加剧了她自我拯救的勇气和决心。汪母和媳妇处在不同的社会层面,知书识墨,信守旧的家庭伦理,婆媳间的明争暗斗围绕着儿子/丈夫的“所属权”而展开,她与曾树生的冲突,是两种不同的伦理观、人生价值观的冲突。巴金把家庭和民族、战前和战后联系起来,把人性的善良与失败、自私与懦弱糅合在一起,通过性格悲剧和家庭悲剧写社会时代的悲剧,控诉黑暗社会制度毁灭人的罪恶,替小人物,特别是那些平凡的知识分子喊出痛苦的呼声。在婆媳矛盾而引发家庭悲剧这一传统的叙事母题中融入了复杂的现代语义。《寒夜》寓悲愤之情于人、事、景,注重客观的心理写实,首尾照应,以汪文宣在寒夜中寻找尚未回家的曾树生起笔,又以曾树生在寒夜中寻找难觅踪影的汪文宣结尾,结构完整,意境悲凉。巴金怀着一颗悲悯之心,把那种生活在底层,无力满足生存基本要求的普通人的困境刻画得淋漓尽致。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巴金以这部杰作记录了那个时代,并与那个时代告别。
  巴金笔下的“家”是文学的载体,民族的寓言。他以关心“人”的疾苦为己任,从家族的血缘关系、伦理关系和社会关系的交融中,展示人的心态、情感和命运。“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家》中高家的解体,《憩园》中杨家的败落、姚家的不幸,《寒夜》中汪家的困境,使我们看到人格的分裂和心灵的冲突。文本中反复出现家的牢笼和家破人亡的结局,不是简单地复制同一母题,而是逐步深化反封建的主题话语。巴金的小说继承和深化了鲁迅所开创的对封建家族制度的批判和对现代家庭问题的理性思考的新文学传统,为中国家庭模式的现代转换提供了独特的文化思考。
  ……
  《随想录》是披肝沥胆、和血带泪写成的思想汇报,巴金在谈到自己的写作动机时说:“十年浩劫教会一些人习惯于沉默,但十年的血债又压得平时沉默的人发出连声的呐喊。我有一肚皮的话,也有一肚皮的火,还有在油锅里反复煎了十年的一身骨头。火不熄灭,话被烧成灰,在心头越集越多,我不把它们倾吐出来,清除干净,就无法不做噩梦,就不能平静地度过我晚年*后的日子,甚至可以说我永远闭不了眼睛。”这段话概括了《随想录》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的特征。当一个民族付出那么惨重的代价之后,应该有勇气正视所走过的弯路。1978年的中国社会,思想解放的枷锁还没有打开。75岁的巴金,思想却异常的活跃和深邃,放弃了对乌托邦理想的期待,着力于对现实历史的反思,对自己曾经走过的道路进行审视和自我批判。《随想录》的可贵之处在于:当极“左”思潮还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之时,巴金率先拿起笔来奋力“呐喊”!
  反思“文革”给国家、给民族、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是《随想录》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位苏醒后重温噩梦的老人,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真实记录了那场浩劫给家人与朋友带来的身心摧残,如《怀念萧珊》《怀念老舍同志》等激愤地谈到“文化大革命”这场历史大悲剧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记下了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经受折磨、痛苦的心灵轨迹,情文并茂,真切感人;《小狗包弟》叙写了“我”与小狗包弟的深切情谊,既控诉了十年浩劫对平静生活的破坏,也为自己“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感到羞耻,冷峻的叙述之中,蕴含着耐人寻思的道理;《十年一梦》中,他以梦中与魔鬼搏斗的场景,提醒大家不要让噩梦重演;《“文革”博物馆》呼吁建立一座“‘文革’博物馆”,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巴金不仅仅作为一个见证人和亲历者,发出对历史的控诉和批判,同时也怀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带着强烈的自省意识,在揭露和谴责“文革”的残酷和荒诞时,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无情的解剖。巴金在历史面前的正直与诚实,正是被谎言所挫伤的中华民族*需要的精神品格。
  讲真话,抒真情,求真理是《随想录》的总主题。对于从历史的阴影中走出来的老一代知识分子来说,“不说假话”成了衡量自己人格标准的*后底线。巴金是一个普通的不善言辞的人,他将一生所有的理想和追求浓缩为三个字:“讲真话”。正如他在五个集子的合订本的序言中所说:“讲出了真话,我可以心安理得地离开人世了。”他怀着强烈的责任感,把对历史的反思,对自己灵魂的拷问,尤其对一些他不能认同的言论与观点的批判,质朴而直白地讲述出来。认为“讲真话”并不一定是真理,但真理是在真话的基础上产生的。《随想录》的成功不在于文学成就,而在于巴金的真情、勇气,对真理、科学的呼唤,对各种社会现实问题保持着警醒和批判的态度。他说:“我一刻也不停止我的笔,它点燃火烧我自己。到了我成为灰烬的时候,我的爱,我的感情也不会在人间消失。”巴金“把心交给读者”,因“讲真话”的巨大的勇气,而成为一个特殊时代中**标志性意义的楷模。
  《随想录》对自身进行无情拷问,是一部痛定思痛的“现代忏悔录”。巴金“把笔当作手术刀一下一下地割自己的心”,敢于直接面对精神的苦难,敢于鲜血淋漓的解剖自我,揭开*痛苦的伤疤。他在《家》里曾为性格软弱的觉新痛心疾首,在现实中痛恨自己为什么“那么听话”,“跟在别人后面丢石块”。《怀念胡风》可以说是他*后的也是*动感情的一篇随想,详细剖析自己在“反胡风运动”中为明哲保身而不惜任意上纲上线写表态文章的痛苦心情,面对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感到深深的不安。他写道:“50年代我常说做一个中国作家是我的骄傲,可是想到那些‘斗争’,那些‘运动’,我对自己的表演(即使是不得已而为吧),也感到恶心,感到羞耻,今天翻看三十年前写的那些话,我还是不能原谅自己,也不想要求后人原谅我。”他仔细地写下了自己曾经在批判“胡风集团”的运动中写过三篇稿子,解剖着自己,同时解剖着历史,找出附于文化与心灵上的伤痕。巴金深刻剖析了“奴隶意识”和“觉新性格”的心理基础,对自己放弃了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的自觉和能力做了清算,试图重构新的精神世界与健康的文化心理。《随想录》朴实无华,没有刻意经营雕琢的痕迹,所写的不仅是个人的经历和感受,也反映出同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心态。
  1995年,巴金出版了《再思录》,这是继《随想录》以后的又一本思想随笔集。晚年的巴金表现出对个人的、真诚的自我批判精神,对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建设起到重要的启示作用。在《怀念从文》中有一句话,沉痛至极,很有分量,可以说概括了巴金的心情:“有什么办法呢?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我是躲避不了的。”回忆过去的事情以及老朋友,促使他越来越注重个人往事和内心记忆的东西。巴金先生深受他所敬重的俄国老师的影响,写出《向老托尔斯泰学习》,自我忏悔,自我鞭挞,企望重建新的自我。《*后的话》是他直接表露与读者感情的*后一篇文章,更多地回到了自身,“愿化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暮年的巴金书写了一个孤独老人的形象,一个“五四”以来第二代知识分子的形象。
  巴金先生艰难地走过百年沧桑,把生命整个地融入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是一个鲜活的知识分子人格发展的模本和个案。作为一个深怀良知与责任感的思考者,一个历经坎坷的探索者,一个心地善良纯洁的普通人,巴金,这一名字,已成为人文精神的一种象征,它是光,是火,永远温暖着人们的心。
  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鲁迅
  巴老是我国当代文学巨匠,他的道德和文章,都是当代作家的一面旗帜。
  ——贾平凹
  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的正直、光辉,包括他提议建文革纪念馆,让整个民族反思、自省,都让我们敬佩。我要向巴老学习,做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学习他是一种精神的星火传承。
  ——毕淑敏
  巴金是一个热情、追求和艺术精神融为一体的作家,他像勇士丹柯一样,燃烧自己的心来照亮别人,穿越了二十世纪的历史风云,为文学,为生命,为灵魂,作出丰富的注解。他的真诚,他的忧郁,他的反思,无不表现出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时代的良知。
  ——朱育颖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鲁迅
  巴老是我国当代文学巨匠,他的道德和文章,都是当代作家的一面旗帜。
  ——贾平凹
  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的正直、光辉,包括他提议建文革纪念馆,让整个民族反思、自省,都让我们敬佩。我要向巴老学习,做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学习他是一种精神的星火传承。
  ——毕淑敏
  巴金是一个热情、追求和艺术精神融为一体的作家,他像勇士丹柯一样,燃烧自己的心来照亮别人,穿越了二十世纪的历史风云,为文学,为生命,为灵魂,作出丰富的注解。他的真诚,他的忧郁,他的反思,无不表现出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时代的良知。
  ——朱育颖
  一个多月前,我还在北京,听人讲起一位艺术家的事情,我记得其中一个故事是讲艺术家和狗的。据说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款待它。“文革”期间,城里发生了从未见过的武斗,艺术家害怕起来,就逃到别处躲了一段时期。后来他回来了,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他不承认,就痛打,拳打脚踢,棍棒齐下,不但头破血流,一条腿也给打断了。批斗结束,他走不动,让专政队拖着他游街示众,衣服撕破了,满身是血和泥土,口里发出呻吟。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忽然一只小狗从人丛中跑出来,非常高兴地朝着他奔去。它亲热地叫着,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舐舐,用脚爪在他的身上抚摸。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的身边。*后专政队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它发出几声哀叫,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地上添了血迹,艺术家的破衣上留下几处狗爪印。艺术家给关了几年才放出来,他的**件事就是买几斤肉去看望那只小狗。邻居告诉他,那天狗给打坏以后,回到家里什么也不吃,哀叫了三天就死了。
  听了这个故事,我又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是的,我也养过狗,那是一九五九年的事情,当时一位熟人给调到北京工作,要将全家迁去,想把他养的小狗送给我,因为我家里有一块草地,适合养狗的条件。我答应了,我的儿子也很高兴。狗来了,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干干净净,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这本领不是我那位朋友训练出来的。它还有一位瑞典旧主人,关于他我毫无所知。他离开上海回国,把小狗送给接受房屋租赁权的人,小狗就归了我的朋友。小狗来的时候有一个外国名字,它的译音是“斯包弟”。我们简化了这个名字,就叫它做“包弟”。
  包弟在我们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处得很好。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一阵,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夜晚篱笆外面人行道上常常有人走过,它听见某种声音就会朝着篱笆又跑又叫,叫声的确有点刺耳,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安静了。它在院子里和草地上的时候多些,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日本朋友对它更感兴趣,有一次大概在一九六三年或以后的夏天,一家日本通讯社到我家来拍电视片,就拍摄了包弟的镜头。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做客,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她说她在东京家中也养了狗。两年以后,她再到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看见我她就问:“您的小狗怎样?”听我说包弟很好,她笑了。
  我的爱人萧珊也喜欢包弟。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每次到文化俱乐部吃饭,她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一九六二年我们夫妇带着孩子在广州过了春节,回到上海,听妹妹们说,我们在广州的时候,睡房门紧闭,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它天天这样,从不厌倦。它看见我们回来,特别是看到萧珊,不住地摇头摆尾,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感动,我仿佛又听见由起女士的问话:“您的小狗怎样?”
  “您的小狗怎样?”倘使我能够再见到那位日本女作家,她一定会拿同样的一句话问我。她的关心是不会减少的。然而我已经没有小狗了。
  一九六六年八月下旬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的时候,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晚上附近的小孩时常打门大喊大嚷,说是要杀小狗。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胆战心惊,害怕这种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我家里来。当时我已经处于半靠边的状态,傍晚我们在院子里乘凉,孩子们都劝我把包弟送走,我请我的大妹妹设法。可是在这时节谁愿意接受这样的礼物呢?据说只好送给医院由科研人员拿来做实验用,我们不愿意。以前看见包弟作揖,我就想笑,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地流泪。
  形势越来越紧。我们隔壁住着一位年老的工商业者,原先是某工厂的老板,住屋是他自己修建的,同我的院子只隔了一道竹篱。有人到他家去抄四旧了。隔壁人家的一动一静,我们听得清清楚楚,从篱笆缝里也看得见一些情况。这个晚上附近小孩几次打门捉小狗,幸而包弟不曾出来乱叫,也没有给捉了去。这是我六十多年来**次看见抄家,人们拿着东西进进出出,一些人在大声叱骂,有人摔破坛坛罐罐。这情景实在可怕。十多天来我就睡不好觉,这一夜我想得更多,同萧珊谈起包弟的事情,我们*后决定把包弟送到医院去,交给我的大妹妹去办。
  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听不见狗叫声,看不见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进屋,我反而感到轻松,真有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但是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
  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我仍然住在这所楼房里,每天清早我在院子里散步,脚下是一片衰草,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隔壁房屋里增加了几户新主人,高高墙壁上多开了两堵窗,有时倒下一点垃圾。当初刚搭起的葡萄架给虫蛀后早已塌下来扫掉,连葡萄藤也被挖走了。右面角上却添了一个大化粪池,是从紧靠着的五层楼公寓里迁过来的。少掉了好几株花,多了几棵不开花的树。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这绝不是容易的事。那么我今后的日子不会是好过的吧。但是那十年我也活过来了。
  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上一本:如是我读 下一本:在书中小站片刻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巴金精选集的作者是巴金,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