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六零派:文学对话录


作者:胡野秋     整理日期:2015-11-18 13:26:58

生在60年代,生在纯美的文学梦中,那是天赋。他们见证变幻无常的世道,求证亘古不变的人心。
本书简介:
  本书为著名文化学者、作家胡野秋与十三位活跃在中国当下文学界的、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著名作家及文学评论家的深度对话录。受邀来到这本书中的人,生于60年代,他们包括苏童、麦家、格非、王跃文、千夫长、东西、邱华栋、兴安等。他们是书写者、见证者、体验者,也是美好浪漫生活的守护者。他们勤奋地写作,在世俗纷乱的时代里,建筑精神圣殿。这本对话录,总结他们的写作,他们的生活,他们的苦恼、困惑,还有爱与同情。他们见证变幻无常的世道,求证亘古不变的人心。
  本书首次提出“六零派”的概念。何谓“六零派”?“六零派”文学是一个怎么样的文学?记者怀着种种问题,采访了胡野秋。
  作者简介:
  胡野秋,文化学者、作家。现居深圳。20世纪60年代生于安徽芜湖。1983年进入,供职于《中国青年报》,曾多次获国家级新闻奖。l992年末南下深圳。从事文化战略、文化产业及社会文化研究,同时兼任凤凰卫视策划人。出版有《胡腔野调》、《佛国橄榄绿》等著作,并在国内多家报刊开辟个人随笔专栏。
  目录:
  序/陈晓明:“六零后”的梦想与超越
  苏童:我的小说世界
  麦家:用写作驱散黑暗
  格非:小说与岁月
  王跃文:写作就是表达一种欲望
  宗仁发:从我手里“批发”出去的作家
  千夫长:隐藏在小说里的记忆
  东西:文学活在影像时代
  李师东:“六十年代作家群”诞生始末
  施战军: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学
  雷平阳:回到自然去
  邱华栋:都市生活催生中产文学
  冉正万:我小说里的“鬼气”从何而来?
  兴安:点评新时期作家
  后记序/陈晓明:“六零后”的梦想与超越
  苏童:我的小说世界
  麦家:用写作驱散黑暗
  格非:小说与岁月
  王跃文:写作就是表达一种欲望
  宗仁发:从我手里“批发”出去的作家
  千夫长:隐藏在小说里的记忆
  东西:文学活在影像时代
  李师东:“六十年代作家群”诞生始末
  施战军: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学
  雷平阳:回到自然去
  邱华栋:都市生活催生中产文学
  冉正万:我小说里的“鬼气”从何而来?
  兴安:点评新时期作家
  后 记苏童:我的小说世界
  胡野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先通过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认识你的,这部电影根据你的中篇小说《妻妾成群》改编而成。此后,《妻妾成群》又被多次改编,以多种艺术形式呈现,比如芭蕾舞等。那么你觉得小说《妻妾成群》和《大红灯笼高高挂》之间的这种艺术转换和改编成功不成功?
  苏童:不错,在我所有作品当中,大概最具知名度或者被读者挂在嘴上的就是《妻妾成群》。这是我在1989年写的中篇小说,这个小说的出笼,恐怕在我的创作当中是比较有特殊意义的,因为在此之前,我所有的作品大概被评论界或读者判断为所谓的先锋小说、新潮小说、探索小说,而从《妻妾成群》小说开始,我觉得我在创作姿态上,往后退了一步。通常别人在考虑创作的时候,当然需要前进,所谓前进才有各种各样的姿态,但大多数是破坏已有的作品风格,只有少数具有开创性、开拓性。在这部作品的创作上,我觉得我采用了一个比较特殊的方法,回到故事、回到传统、回到人物。所以对于我个人创作来说,是一次纯粹意义上的写作行为。当然我确实没有想到,从来没有想到这个小说在日后会成为我创作中的一个标签,因为这个小说一出来,很多导演都找过我,最早是当时峨眉电影制片厂的导演陆小雅,第二个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导演夏方禹,张艺谋是第三个。那么现在回想起来,陆小雅跟我联系过两次以后,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没音讯了。到了1991年,张艺
  谋跟我联系上,最后成了。这恐怕跟他们所属的单位不一样有关,因为陆小雅属于峨影,夏导属于北影,张艺谋当时属于广西电影制片厂,广西厂当时似乎更活跃一点。……





上一本:卧底中情局:一个间谍的自供状 下一本:最美的诗歌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六零派:文学对话录的作者是胡野秋,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